7月29日下午,据“少林寺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消息,依据《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办法》,经少林寺两序大众民主评议赞成,并履行有关程序,礼请印乐法师任少林寺住持。
相关报道截图
上述消息发布后,少林寺管理处相关工作人员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目前,印乐法师已经到了少林寺。该工作人员同时表示,后续会发布相关公告。
- 随着新主持空降少林寺,更多关于印乐法师的信息被网友披露。
他1966年出生,59岁,比释永信小1岁,也是河南人,17岁出家,在中国佛学院毕业。毕业后在河南佛教协会工作,37岁被协会委派到白马寺上任,两年后荣膺白马寺方丈。主要功绩:推动古建筑修缮、僧团戒律整顿,并推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农禅制度。 印乐法师初去白马寺,那儿长达8年没人管理,十分混乱,他用了多年时间使其规范有序,让千年古刹重焕生机。
当然,上述这些都是公开信息。
很快,印乐法师的“座驾”被扒出来。有人说,开奥迪的释永信,开法拉利的是光泉,保时捷是开豪法师,就连慧庆和尚开的是宝马,想不到的是,印乐法师的座驾更“豪”!
释印乐法师59岁
释印乐法师59岁,此前出行,竟然是挖掘机,而不是豪车。当然,这只是网友们的调侃。
这位法师有一个好习惯,早晨四五点起床带着弟子们做早课,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坐禅,忙到深夜。
白马寺的温馨提示
现在寺庙周围都有很多盈利性的商铺,而白马寺直接全部收归寺庙统一管理,利润全都公开化,投入僧团、庙宇建设或者公益活动。
这清单列下来还有很多:功德箱上贴捐款二维码,白马寺禁用;各种商业演出,白马寺不做;寺内吃饭喝茶收钱,白马寺免费…
印乐法师施粥画面
上述这些操作,当然不是白马寺自己做宣传,而是去过的游客自己的亲身体验。一座寺院到底是什么样的,就看有没有喧嚣、有没有推销、有没有珠光宝气,有没有浮躁的商业氛围。
网友评论截图
有网友总结,白马寺风气跟别的寺庙也不一样的几点:
其一,免费开光。现在找免费开光加持的地方可难了,但白马寺有。客堂里的僧人,你把物件交过去就帮着加持,给不给钱、给多少全凭心意,没人催,也不会阴阳怪气的。
其二,借宿这块,现在很多大寺庙不让普通人借宿修行,但白马寺只要有地方就能住,条件一般,可吃住免费,对想体验的普通人来说一点不苛刻。
其三,白马寺里的香和茶水都是免费的,功德箱上没二维码,你想花钱都找不着地方。
印乐法师旧照
更有网友发长文,回顾此前在白马寺的深刻印象。
约莫二十七八载光阴之前,我曾两度携友同游中州名胜。首访登封少林寺与中岳庙,再赴洛阳龙门石窟与白马寺。诸般古迹虽各具风韵,然最令人魂牵梦萦者,当属那座被誉为"释源祖庭"的白马古刹。
犹记当日踏入山门,便觉此处气象非凡。青砖黛瓦间纤尘不染,古柏苍松下的石径竟不见半片落叶。更令人称奇的是,每逢与僧人相遇,他们必会止步侧身,双手合十含笑让行——这般谦和之态,在其他寺院实属罕见。
最见禅心处,当属那些无处不在的诗意提醒。茅房木门上题着:"轻叩柴扉防惊客,净扫心地礼佛前";廊角粉壁写着:"转角且住三分步,相逢一笑是善缘"。这些劝善诗句如同无声的晨钟暮鼓,将佛门慈悲化入日常行止。
尤为难得的是,整座寺院不见半分商业气息。没有叫卖开光法物的摊位,亦无卜卦算命的僧侣。当我们在幽深的禅院回廊间漫步时,唐代常建那首《题破山寺后禅院》的意境忽然跃上心头: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同游诸君皆叹,在这浮躁尘世中,竟还存留着如此清净道场。白马寺的晨钟暮鼓不仅回荡在殿宇之间,更悄然叩击着每位访客的心扉。二十余年过去,那方净土的模样,依然清晰如昨地映照在记忆的明镜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印乐法师曾在媒体上被问及过如何评价少林寺。2007年9月,印乐法师在接受《河南商报》采访的时候,被问及“少林寺依靠商业化运作,使经济与社会效益达到双赢,您有没有这样的打算”。
对此,印乐法师回答:“我不想评价少林寺,白马寺坚持按照佛教传统去做,更好地维护、保留、传承佛教传统、佛教文化。能听到游客说‘白马寺才像个寺庙样’这简单的评语,我们就很快乐,也就心安了。”
如今,印乐法师履新,担任少林寺新任住持。网上传出,他将直接喊停各种商业项目。以前少林寺门口武僧拿着二维码收钱,高价香火、“二次收费”现象严重,现在都被整治,决心把三十年商业化积下的烟火气,劈出一道清净缝。
印乐法师和女子合照
景区商铺也准备收归寺院,让少林寺慢慢摆脱过度商业化的影子,回归修行本质。而且释印乐还打算推行农禅制度,让僧人从劳作中修禅心,早晚诵经也不能落下,衣食住行都回归朴素。
总归,印乐法师在白马寺的所作所为,恰好是现在少林寺非常需要的。少林寺热闹了这么多年,是该静一静了。少林寺商业体系,也是该破一破了。
当然,如何扭转嵩山少林众人的惯性思维和早已浮躁的心性,将是他面临的一场严峻挑战。就看印乐接下来的两把刷子了。我们拭目以待!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