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复制”袁隆平,或是预报传染病?战略科学家畅享科学智能

上观新闻2025-07-27 12:00:025249人阅读



人工智能(AI)正在深刻改变科学研究的范式。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科学前沿全体会议举行,来自国内多家顶尖科研机构和高校的顶尖科学家到会,向大家现场展示AI在国家战略科技领域的潜力和贡献。

记者发现,当今实验室中,AI不仅作为一种科研的工具出现,它更深深融入科学研究的各领域,深度参与人类认识世界、发现科学规律的全过程。在这些战略科学家看来,很多过去无法攻克的难题,将会因AI的加盟迎刃而解。

细胞分子大数据赋能AI认知

——中国科学院院士、昌平实验室主任谢晓亮


昌平实验室位于北京市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定位于满足国家重大需求,成为生命科学创新的上游源泉。实验室主任谢晓亮表示,他所在的课题组近期发明了一个与人类基因组和蛋白质调控相关的底层技术,生成了许多全新的大数据。基于这些数据,课题组与AI专家展开合作,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发现了一批全新的疾病靶点。

在谢晓亮看来,过往,计算机视觉曾在CT读片领域大显身手,但这还只是AI相对浅层的应用。未来“AI+生命科学”的制高点,是要在细胞和分子层面不断产生大数据,并用AI产生新的知识,这将改变生命科学的创新范式。

新药“三十苦律”要靠AI破解

——上海创新药物研发中心主任孙勇奎


医药行业常用“三十定律”来描述研发一款新药的难度,也就是每个新药背后,平均需要耗费“10年时间、投入10亿美元,但成功率只有10%”。在上海创新药物研发中心主任孙勇奎看来,如果继续按照现有路径向前走,可能很难再打破这痛苦的“三十定律”,而只有和全国的AI研究机构合作,才能降低新药研发成本。

孙勇奎说,新药研发有一个非常特别的现象,那就是很多科研机构和药厂哪怕做了非常出色的基础研究,但到二期临床的失败率依然高达70%到85%。此时,项目往往已经推进了5年甚至更久,投入巨大。AI能否在项目早期就识别出风险,有所取舍,从而提升临床研究的成功率?针对这块医药行业最难啃的骨头,中心正在积极布局,用AI来破题。

“AI化学家”包揽80%实验

——合肥实验室副主任罗毅


合肥实验室聚焦量子科技,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验室副主任罗毅表示,AI对于量子科技的发展非常重要,能解决很多非常复杂的工程问题,特别是随着量子科技的发展,比特数越来越大,必须借助AI来进行控制。

罗毅透露,3年前开始,他们就在实验室开发具有计算、建模、实验等功能的“AI化学家”。目前,80%的化学实验可做到自动化、智能化操作,这背后是数百个智能体和模型。他们发现,AI在化学领域竟如此强大,可帮助科学家做到很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比如,实验室有一位搞理论研究的学生,原本并不是防火材料方面的内行,但在AI的帮助下,短短6个月就研制出了一种世界上最好的阻燃材料。

为科学家开发更好的AI工具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胡事民


在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胡事民看来,AI将为科学家研究带来极大促进,计算机界的任务就是努力做好软硬件,为科学家提供强大武器。目前,胡事民正带领团队,研发AI大模型的训练推理框架,希望能在国产硬件上提高大模型的性能,下个月将有最新成果发布。

胡事民表示,科学智能(AI for Science)需要跨学科的交叉融合。首先要获取科学数据,并把这些数据转化成AI能够理解和处理的格式;其次要像开发蛋白质预测AI“阿尔法折叠”一样,为科学家用户开发相应的人工智能软件。他说,中国拥有全球最丰富的青年人才,如果大家都能积极拥抱AI,那么科学智能的未来会非常令人期待。

像预报天气一样预报传染病

——广州实验室副主任陈新文


广州实验室是重大呼吸系统疾病与防控领域的战略科技力量,副主任陈新文则是新突发传染病领域的专家。他表示,从历史经验来看,面对传染病,人类一直都处于被动应对的状态,但由于AI的介入,目前相关战局正在向人类主动应对疾病转变。

陈新文说,AI对于传染病防治的贡献,不只是个体、微观,更在群体、宏观层面,特别是它有能力帮助科学家掌握病毒变异的规律,洞悉疾病流行的趋势。陈新文一直心怀一个梦想,那就是有一天,对于传染病的预报能够做到像天气预报一样精准。在AI的赋能下,这个梦想很有机会变成现实。

把袁隆平的想法变成AI

——崖州湾实验室副主任陈凡


崖州湾实验室聚焦国家粮食安全和种业创新的重大科技问题,事关中国人的饭碗。谈到“舌尖上的AI”,实验室副主任陈凡的想法很特别:“能不能把袁隆平先生脑袋里的育种方法变成AI?”

陈凡说,水稻培育,无论是人工选育、杂交,还是如今他所在实验室的基因方法,核心就是选出良种。但过去,水稻育种常常要历时10余年,而AI有潜力让这个过程加速。同时,过去水稻的优良性状很难耦合在一起,常常是“好吃不高产、高产不好吃”,AI与生物技术的结合,有望打破这一限制。未来,在AI的加持下,农业能充分利用我国的光温水土条件,并把化肥农药用量减少到最低,让大家真正吃饱、吃好、吃得健康。

原标题:《“复制”袁隆平,或是预报传染病?战略科学家畅享科学智能》

栏目主编:任荃

来源:作者:文汇报 张懿 金奕伶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米体:尤尔曼德愿意加盟尤文,并且相信葡体能接受4000万报价

懂球帝 浏览 2374 08-04

韩致179死空难最新报告:与飞行员错误关闭发动机有关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308 07-22

小米YU7价格预测 不可能低于25万?

汽车天涯 浏览 2112 06-26

全运会足球项目决赛阶段分组:U20男足浙江与山东、新疆同组

懂球帝 浏览 5452 07-21

记者:切尔西不会加入伊萨克争夺战,俱乐部对现有前锋满意

懂球帝 浏览 8564 07-25

生涯最后一舞的保罗 一年360万美元重回故地

直播吧 浏览 3602 07-22

罗马诺:曼联仍在推动球员离队;加纳乔大概率将会离队

懂球帝 浏览 992 08-19

上市首日,双双涨停!公募REITs强势刷屏,供需“矛盾”如何解决?

券商中国 浏览 3588 08-10

重庆车展直击马自达展台 EZ-60持续火爆

行摄漫记 浏览 1344 06-09

踩雷地产陷亏损泥潭,横琴人寿高管持续洗牌

经理人杂志 浏览 9967 08-13

女童从16楼走道坠亡 家属:有多个问题物业只愿赔1万

环球网 浏览 16 08-26

爱玛×黄油小熊联名发布四款萌系车型

网易科技报道 浏览 3032 07-19

联合国:加沙人道救援物资需求缺口依旧巨大

国际在线 浏览 13 08-21

大小姐不是娃哈哈“继承人”:自己打下来的江山

翰林涛涛 浏览 6911 07-21

特朗普报复印度加税50% 话音刚落莫迪宣布将来华面谈

掌青说历史 浏览 632 08-07

连丢两局无缘冠军!日本公开赛王祉怡获亚军,安洗莹夺赛季第6冠

全景体育V 浏览 6705 07-21

40岁男子被罕见剧毒蝮蛇咬伤 因无血清一度想放弃治疗

红星新闻 浏览 8160 07-23

报道:特朗普顾问们推动临时填补美联储理事的职位空缺

华尔街见闻官方 浏览 4424 08-07

车主称50升油箱被加了67.96升汽油 涉事加油站未回应

澎湃新闻 浏览 9920 08-20

乌克兰提议与俄罗斯重启会谈 克宫回应

澎湃新闻 浏览 9856 07-22

从月销20.9万辆到4.5万辆,某车企无奈承认:已站在生死存亡边缘

小李车评李建红 浏览 9502 08-15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沪ICP备200179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