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在WAIC倒可乐的机器人,明天要进厂打工了

第一财经资讯2025-07-29 00:00:027947人阅读

在WAIC倒可乐的机器人,明天就要去工厂上班了。

7月28日,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现场,记者接过了“行者三号”递来的可乐。这款身高约1.7m、重约38kg的人形机器人是卓益得在展会期间推出的新品“行者三号”,能够负载10kg,动态续航6小时。除了服务业场景中倒可乐这样的精细操作,这款机器人还能完成工厂巡检等工业场景中的任务。


在此之前,开普勒旗下的人形机器人K2“大黄蜂”在WAIC现场进行了8小时“打工”直播,来证明其在工业场景中的能力。“行者三号”和K2“大黄蜂”之外,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正摩拳擦掌,准备踏入工厂开启打工生涯。

但是,已经高度自动化的工厂真的需要人形机器人吗?第一财经记者在WAIC现场采访多家企业了解到,当人形机器人进入已高度自动化的“黑灯工厂”时,如何打通现有系统、实现深度融合以提升效率,仍有待深入探索。

人形机器人进厂之必要

在2025 WAIC期间,卡奥斯副总经理谢海琴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的趋势不可逆,关键在于节奏与治理。

谢海琴指出,从当下工业现场的实践来看,机器人在提升效率、改善质量、保障安全等方面的优势正日益显现,尤其在视觉检测、搬运、危险作业等环节中,对人的替代已展现出“质的飞跃”。她强调,这种由机器替代部分人力的趋势是“确定性的”,关键不在于“要不要上”,而在于“如何上好”。

用工紧张、产线柔性化已成常态的当下,传统工业机器人的短板越发凸显。上海交通大学特别研究员、人工智能与微结构实验室的李金金教授,在智能制造与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论坛上坦言:“企业面临的良品率偏低、创新进程迟缓的问题,这已经成为工业制造领域的突出痛点。”而传统工业机器人多局限于重复性动作的机械执行,无法像人类那样灵活应对多工序切换中的临时变化,更难以高效处理复杂任务。

对于工业机器人来说,能否驾驭多样化的作业任务,是评判其实力的重要参照。跨场景切换与多维度作业的能力,直接影响着机器人融入产线的效果。上海复合机器人企业飒智智能也在近期推出了一款主要应用于工业智能化制造场景的四臂具身智能机器人。

飒智智能创始人兼董事长张建政介绍,这款人形机器人配备52个自由度,搭载6套3D视觉系统、2套激光雷达和多轴力学感知单元,拥有文字识别、自然语音理解和手势动作解读的能力。“借助现代通信技术,它能够对市场上的语音语料进行解析,并完成大数据处理工作。”

当人形机器人面进入已经高度数字化,甚至是拥有“灯塔工厂”认证的企业时,难免会被质疑“会不会添乱”。谢海琴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业界不应该回避这一现实问题。她坦言,当前市面上的人形机器人确实仍显“笨拙”,尚无法实现如人般流畅的操作,甚至在复杂环境中难以进行稳定反应。“但汽车产业刚刚起步的时候,也有跑不过马车的阶段性现象,人形机器人进厂也是如此,就算有一些‘笨笨的’,但这并非方向性错误。”谢海琴说。

“我们看到,控制系统、视觉识别、灵巧操作、复杂地形处理等模型正在加速迭代,未来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现场的效率将大幅提升。”谢海琴强调,企业需要关注的,不只是技术成熟与否,而是要前瞻性地思考“如何与机器人共生”,并且构建人机共同进化的治理机制。

她还补充,在卡奥斯参与打造的12家全国“灯塔工厂”中,也发现不少企业在迈向高度自动化过程中,仍面临数据质量不高、业务流程断点、AI落地难等现实挑战。谢海琴认为,人形机器人未来若能真正进入工业核心环节,必须嵌入这套“流程+数据+智能”三位一体的系统架构之中,而不是“孤岛式”的技术叠加。

自变量机器人CEO王潜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工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的PoC(概念验证)周期和服务场景 “差不多”。“但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的关键问题并不在PoC周期长短,而在于是否能算得过账。”王潜直言,目前无论是工业还是服务业,还没有任何一个人形机器人项目能在商业上完全跑通,“要么不能做,要么做得效率太差”。

一位在现场的智能制造企业高管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当前自家也引入了人形机器人,他坦言对人形机器人实际效率的期待“几乎没有”,“我们想通过引入人形机器人来彰显我们拥抱具身智能的决心,现阶段的期待就是别拖后腿”。

在本次WAIC当中,2024年诺贝尔奖、2018年图灵奖得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计算机科学名誉教授、被称作“人工智能之父”的杰弗里·辛顿表示,培养AI就像养小老虎,要防患于未然。谢海琴也认同这一观点:“我们不能养虎为患,而要建立治理机制,让人类与机器人协同进化。”在她看来,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是否欢迎机器人进入,而是如何让它们以“不添乱”的方式参与其中、持续进步。

工厂需要什么样的人形机器人?

“不同于更强调通讯、交互、安全的家庭场景,工业的场景强调刚需。”高端重载机器人全国重点实验室(美的蓝橙实验室)副主任、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主任奚伟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工厂里的分工极为精细,像搬运、下料、打螺丝、焊接等工种各有其职责。机器人进入美的工厂后,可以借助大模型训练来学习工人的操作方式,进而胜任不同工种的任务。

当高度拟人化的机器人入驻自动化运行的“黑灯工厂”,是否还需要人工参与呢?“人形机器人是一个比较好的补充”,奚伟坦言,人形机器人的价值,在于填补柔性生产最后一公里的自动化空白。尽管黑灯工厂的自动化率已达90%,但仍离不开人的参与:像总装环节中,打螺丝、面板装配等工序,用机器人操作的效率反而不及人工。

而打螺丝这道工序看似简单,恰恰对机器人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奚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打螺丝也可以用工业机器人来做,但是存在明显难点,“它对移动能力、视觉感知能力、操作能力以及决策能力的要求都很高,必须首先精确定位螺丝孔位,方可进行后续操作。”

据奚伟透露,美的目前已经开始布局人形机器人进厂。“我们的轮式人形机器人用的是库卡的移动底盘,这样就能使它无缝衔接到现有整个工厂的运营体系中”,奚伟介绍道,该人形机器人可与工厂大脑无缝对接,搭载多项智能体技术。目前,美的工厂内的轮式机器人AMR主要负责点对点的搬运任务。而与人形机器人相比,AMR在路线和任务处理上灵活性稍逊,人形机器人不仅能走不规则路线,“任务处理也更具柔性。”

“我们希望人形机器人能无缝衔接现有生产线,不打破原有的生产模式。”奚伟表示,把机器人放到工厂后,通过离线学习掌握技能,就能取代工厂内部分重复性的工作,“针对长期从事单一工序的岗位,该应用可实现快速工厂部署,大幅提升作业效率。”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小学语文教材被指"颠覆性修改" 网友炸锅:震碎认知

极目新闻 浏览 836 08-09

哈马斯同意“20点计划”提议:释放所有以色列人质

央视新闻客户端 浏览 17 10-04

这两款车,“爆”了又没完全“爆”

第一财经资讯 浏览 382 08-04

成都文华广场旁这栋楼,已挂上“希尔顿”招牌,预计今年酒店开业

红星资本局 浏览 2899 07-31

多纳多尼:有小因扎吉这种级别的教练,相信有利于沙特足球的发展

直播吧 浏览 9371 08-10

上交大博士自研3D图形引擎,效率暴增500倍,比亚迪丰田抢着用

创业邦 浏览 54 08-22

图多尔:世俱杯肯定会对备战有影响,我支持球员放假至少1个月

直播吧 浏览 7323 08-10

夏日穿对才清爽!7件简约基础款单品,不踩雷还百搭,照着穿很美

Yuki女人故事 浏览 5367 08-03

小黑裙,让人从夏美到秋!

Yuki女人故事 浏览 3433 07-16

渤海银行年薪201万副行长辞任,半年前已卸任执董、目前还是高管

湘财Plus 浏览 2949 07-28

今年秋天最流行的穿法:针织+衬衫,时髦又减龄!

LinkFashion 浏览 32 09-28

前瞻布局,融入全球药物创新网络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628 07-20

许嵩冯禧合体逛街,手牵手同行氛围超甜,冯禧已得到许嵩妈妈认可

扒虾侃娱 浏览 7605 08-10

面对特朗普的掠夺式要价欧盟不得不妥协 媒体披露原因

新民晚报 浏览 62 08-30

媒体人:无论对手是谁 愿中国男篮下场比赛能放开手脚 打好硬仗

直播吧 浏览 8593 08-10

金星巴黎庆生58岁!花裙加身状态绝了

乡野小珥 浏览 8766 08-18

佩斯科夫:俄乌谈出成果 普京才会考虑出面

每日经济新闻 浏览 3877 06-01

泰国僧侣性丑闻爆发多名高级僧侣涉案 惊动泰国国王

澎湃新闻 浏览 9926 08-04

媒体:美军武器靠拆零件续命 对美国或是一种致命伤

新民周刊 浏览 10 10-21

内饰首曝!2027款宝马X5真长这样!

Sky车志 浏览 7349 07-24

鱼跃医疗:评估基准日后标的子公司现疑云 实控人之子减持供应商或套现超亿元

金证研 浏览 3026 07-23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沪ICP备200179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