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中科院发文,50岁是“断崖式衰老”元年

网易科技报道2025-07-29 00:00:021618人阅读

7月28日(星期一)消息,国外知名网站的主要内容如下:

《自然》网站(www.nature.com)

中年危机有科学依据!50岁后身体进入“加速衰老”模式

一项研究表明,衰老并非匀速进行,而是在50岁左右出现显著加速。一项针对14至68岁人群的组织分析发现,许多器官的衰老进程在此阶段明显加快,其中血管(尤其是主动脉)的衰老速度尤为突出。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再生医学研究所团队主导,成果发表于《细胞》(Cell)杂志。

研究人员分析了76名因意外脑损伤去世的中国人群的器官样本,涵盖心血管、免疫和消化等八大系统。结果显示,30岁左右肾上腺(负责产生多种激素的器官)的蛋白质表达已出现早期变化,而45至55岁期间蛋白质水平发生剧烈波动,标志着衰老转折点的到来。其中最剧烈的变化发生在主动脉中,其中主动脉产生的某种蛋白质甚至在小鼠实验中引发了加速衰老的现象,研究团队推测血管可能通过输送促衰老分子影响全身。

此前,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曾指出44岁和60岁是衰老的关键节点,而德国莱布尼茨衰老研究所的学者认为,不同研究结果的差异可能源于样本和方法的不同。但共识在于,衰老呈现阶段性加速,而非线性发展。

科学家强调,了解器官衰老差异有助于针对性干预。随着研究方法的优化,未来或能揭示触发衰老转折点的机制,为延缓衰老提供新方向。这一领域正成为科研热点,更多数据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涌现。

《科学》网站(www.science.org)

不断进化成“食蚁兽”:至少12次独立演化

自6600万年前非鸟类恐龙灭绝以来,哺乳动物已至少12次独立演化出以蚂蚁和为食的特化形态。这一发现由德国波恩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在《进化》(Evolution)期刊上,揭示了社会性昆虫对哺乳动物演化的深远影响。

在中南美洲雨林中,蚂蚁和白蚁的总重量超过其他所有昆虫、哺乳动物、两栖动物和鸟类的总和;全球范围内,白蚁的总重量甚至是野生哺乳动物的10倍。这种庞大的生物量促使哺乳动物反复演化出食蚁适应性,如长而粘的舌头、退化的牙齿和强壮的前肢。研究团队通过分析近4100种哺乳动物的食性数据,发现食蚁性在白垩纪末期后多次出现,且跨越哺乳动物三大类群,包括有袋类和卵生的单孔类。

这种现象被称为趋同演化,类似于甲壳动物多次独立演化出蟹形身体结构。但哺乳动物食蚁性的演化速度更为惊人——甲壳动物的“蟹化”跨越数亿年,仅独立演化5次,而哺乳动物的食蚁性在6600万年内至少独立演化出12次。研究还发现,食蚁性几乎是不可逆的演化路径,目前仅发现短耳象鼩一类哺乳动物放弃了这一食性。

食蚁演化的兴起与恐龙灭绝后蚂蚁和白蚁的爆发式增长有关。它们的占比从1%激增至45%,可能与开花的扩张有关。同时,白蚁演化出大型巢群,为食蚁动物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

这一趋势可能也影响了社会性昆虫的演化。面对哺乳动物捕食者的压力,蚂蚁和白蚁可能发展出更大的群体规模或更强的防御机制。研究显示,进化仍在持续推动哺乳动物向专食蚁类的方向演化,这意味着蚂蚁和白蚁将长期面临生存挑战。

《每日科学》网站(www.sciencedaily.com)

你的孩子未来会肥胖吗?DNA检测能给出答案

世界肥胖联盟预测,到2035年全球超半数人口将面临超重或肥胖问题,而现有的生活方式调整、手术及药物治疗等手段并非对所有人都有效。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分析超过500万人的基因数据,开发出名为“多基因风险评分(PGS)”的检测方法,可在儿童5岁前预测成年肥胖风险。这一发现有助于识别高遗传风险儿童,使其更早接受针对性干预,如生活方式调整等。研究指出,该评分能在肥胖风险因素显现前进行预测,使早期干预成为可能。

该研究由“人体测量特征遗传调查(GIANT)联盟”主导,并与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23andMe合作完成,汇集了全球500所机构的研究力量。研究人员利用迄今最大规模的基因数据集构建PGS模型,并在50万人的数据中验证,发现其预测效能是此前最佳方法的两倍。

研究还发现,高遗传风险人群对饮食、运动等干预措施反应更明显,但干预停止后体重反弹也更快。不过,该模型目前对欧洲血统人群的预测准确性较高,而对非欧洲血统人群的适用性仍有局限。

这一突破使肥胖的遗传预测更接近临床应用,未来或有助于制定个性化预防策略。

《赛特科技日报》网站(https://scitechdaily.com)

小元素大革命:锌蛋白FUN如何改写可持续农业未来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型锌传感器蛋白FUN,它能帮助植物调节根瘤效率。这一突破揭示了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的关键机制,为减少化肥使用、发展可持续农业提供了新方向。

锌在豆科植物的氮代谢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研究发现,锌与调控蛋白FUN共同作用,成为植物高效利用氮的关键信号。豆科植物通过与根瘤菌共生,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养分,但这一过程易受环境因素(如干旱、盐碱或土壤高氮)影响。丹麦奥胡斯大学联合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和欧洲同步辐射实验室发现,锌作为“第二信使”,能帮助植物感知环境变化并调整固氮效率。FUN蛋白作为锌传感器,可解码锌信号并调控固氮,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Nature)期刊。

FUN蛋白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响应锌浓度的能力:高锌时失活并形成丝状结构,低锌时则恢复活性。这一机制使植物能根据土壤氮水平灵活控制根瘤分解。从农业角度看,优化这一过程可提高氮利用率,不仅利于豆科作物,还能惠及间作或后续作物,减少对合成肥料的依赖。

这项研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通过调控锌信号和FUN蛋白,未来可培育固氮效率更高的豆科作物(如大豆、蚕豆、豇豆等),从而提升产量、降低化肥成本及环境负担。目前,科学家正进一步探索锌信号的生成与解码机制,以推动实际应用。(刘春)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高考生被骗至缅甸 同车人:一起拼车4小时 都劝他回家

扬子晚报 浏览 1801 07-14

正面迎战苹果 雷军讲述小米如何“逆天改命”

中国商报 浏览 32 09-26

SpaceX称识别并切断缅甸电诈园区周边逾2500台“星链”设备

澎湃新闻 浏览 18 10-23

曝大S骨灰做成7条项链,范玮琪演唱会上疑似佩戴

扒虾侃娱 浏览 5 10-29

90亿黄酒龙头,最年轻女高管调离

21财闻汇 浏览 1977 08-06

电机功率提升 新款红旗天工06申报图曝光

网易汽车 浏览 3949 06-24

Racecore火了,集潇洒和性感于一身谁不爱?

LinkFashion 浏览 6645 08-02

售价3999元起!全新HUAWEI MatePad Pro 12.2 英寸让生产力轻松随

新周刊 浏览 8064 07-25

印方称中国向巴方提供防空系统 中方回应

澎湃新闻 浏览 299 05-20

科技巨头态度迥异:微软倾向于签署欧盟AI准则,Meta直言无法接受

IT之家 浏览 4914 07-19

受贿近千万,人保财险公司原监事会主席张孝礼认罪悔罪

经理人杂志 浏览 6345 08-13

记者:拜仁计划让沃尔特马德接班凯恩,球员不惜一切代价要加盟

直播吧 浏览 9547 07-19

田栩宁新瓜!“老婆”聊天曝光,单身声明被打脸,于正卷入战场!

未曾青梅 浏览 2787 07-09

NBA官网评西部关键补充:KD加入火箭 湖人补强内线 勇士查无此人

直播吧 浏览 6303 08-20

金正恩将出席纪念活动 外交部回应

北京青年报 浏览 43 08-29

逼乌克兰割地求和,特朗普背刺欧洲,普京许了他啥好处?

北向财经 浏览 49 08-22

华系智驾排位变阵,比亚迪吉利要反超了?

第一电动网 浏览 52 08-26

全程换电到珠峰 蔚来G318川藏换电路线正式贯通

太平洋汽车 浏览 9820 08-17

BaaS版19.39万预售的乐道L90 起大早赶晚集?

网易汽车 浏览 9737 07-11

涉伊核机密情报再泄露 白宫急了

环球网资讯 浏览 2514 07-01

A股周末调整,下周怎么走?

国际金融报 浏览 2769 07-27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沪ICP备200179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