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没有AI味,也许才是人类最后的浪漫

红星新闻2025-08-13 12:00:015820人阅读

就像有人能品出餐馆里的菜是不是机器炒出来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也能品出一段文字,有没有AI味。


它们的辞藻华丽,句子长而复杂,能把一些毫不相关的词语,用暗喻的方式联系在一起……

但是,有没有看多了就有一种生理不适感?

DeepSeek从走红到被诟病,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

今年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它模仿人类推理的写作方式震惊整个网络。相比此前经常前言不搭后语的其他AI模型,它可以创作出又长又复杂、辞藻华丽的句子。

它的APP周下载量,曾一度达到6300万次。


图据IC

那时候的DeepSeek高歌猛进,全面“进军”各行各业,翻译、写作、绘画等等。在文化相关领域,人们谈起DeepSeek,争论的关键词总是“替代”:AI创作会不会砸掉人类的饭碗?

不到半年,风向就变了。如今再在社交平台上搜索,会发现越来越多的网友对它有意见:“网络充满了AI生成的文字垃圾”“看到一个AI生成的文案我就拉黑一个”。

就像是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写作风格,DeepSeek等AI模型的写作风格,被大家归结为“AI味”。

比如它们最常用的一批词:量子纠缠、拓扑学、时空、熵增、区块链、赛博、褶皱、棱镜、碎片、琥珀、青铜、菌丝、孢子……

反正不管什么题材,它写着写着,总是会绕到科幻赛道里去。

它创作出的人物,总是毫无缘由地推眼镜,动不动就咬锁骨,或者把冰凉的东西贴到别人的后颈上。有人忍无可忍地下达指令:“不允许再出现眼镜。”

DeepSeek照做了。下一句:“……他推了推不存在的眼镜。”

不知是否是因为它本就由一堆代码构成,它总是会对一些莫名其妙但十分精确的数字充满执念。

写眼睛,要具体到第X根睫毛;写男主角怦然心动,它就会写出心跳了多少次,甚至比平时快多少次。


图据图虫创意

在数字里,DeepSeek格外偏爱质数3和7。于是在它的世界里,男主总是盯着第三颗纽扣,失神3秒钟,深情对望37分钟,弯下腰时会凸起“第三块脊柱”……

于是网友给它下令:禁止使用数字。片刻后,它十分忠诚地执行了网友的指令,生成如下文字:

“看着我。”他托起妹妹的下颌,拇指按在她唇角,“今天的心跳比上周快七……”意识到数字禁忌又改口,“比上次剧烈。”

DeepSeek最让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它太爱“卖弄”,故作高深。

如果说ChatGPT、豆包、Kimi还保留着规规矩矩的人机感,DeepSeek就像一个刚背完100个好词好句的中学生,恨不得把所有词汇都在作文里用一遍。

简单来说,它曾经令人震惊的写作方式,就是一种用力过猛的“拼好句”。

你能在它的作品里看到熟悉的句式排列组合:有“不仅…… 更是……”“不再……而是……”等递进,还有“……时,……已”的时间与动作的结合,无论哪种句式,其目的,都是尽可能多地加上复杂意向的堆砌。

然后再用一堆双引号,把它觉得重要、其实毫无必要的词标注出来。你一眼扫过去,文章中密密麻麻的双引号,八成出自AI。

但是,这些意向往往八竿子打不着,怎么才能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呢?

DeepSeek会用破折号——就像这样。

一篇800字的稿子,有时候甚至能出现3、4个破折号。

比如将“一位读者点开我的文章,读到了这里”放到DeepSeek洗了洗,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就变成了标准的“AI味”的句式:

当您的手指触碰屏幕(或鼠标),点开这篇文章,便开始了这段文字的“旅程”。此刻,您的目光正落在这行字上——一位读者,读到了这里。这一刻,文字不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我们之间一次微妙的、跨越时空的相遇。

如果说DeepSeek只是文风上的卖弄,让人被AI味冲得眉头紧皱也就算了。但它产生的“AI幻觉”,便是彻头彻尾地给人类添乱。

所谓“AI幻觉”,说白了就是AI瞎编内容。你问它一个问题,或给出几个关键词,它便一本正经地编出一套看似完整、实则虚构的叙述。

这些答案语气诚恳,逻辑严谨,细节逼真,甚至引经据典,看上去无懈可击。

近段时间,一则“DeepSeek向王一博道歉”的消息被传得沸沸扬扬。该消息称DeepSeek误将王一博与李爱庆腐败案进行不当关联,损害其名誉权,事后发布道歉声明。

这则消息的逻辑看起来是如此严丝合缝,甚至还援引了有明确案号的刑事判决书。许多媒体迅速跟进和关注,相关词条也冲上热搜。

但实际上是,这条“道歉新闻”不仅完全是由AI生成,其援引的法律判决书也并不存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完全是AI煞有介事地编造。

这样出自AI的假新闻在网络上越来越多。此前多家媒体报道称,土味短剧《特朗普爱上在白宫当保洁的我》在海外火了,3个月狂收1.5亿美元。但经过前文对“DeepSeek味”规律的总结,再细看最初爆出此条消息的文章,你会发现,它就是一篇满满“DeepSeek味”的稿件:

北美观众一边疯狂吐槽“剧情荒唐”,一边按下下一集氪金的手却停不下来——这“真香定律”似乎跨越了文化、种族和年龄。

是吧,熟悉的句式,熟悉的浮夸,熟悉的双引号和破折号。


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半年前,是人类总是给AI创造虚拟世界,我们给AI下指令的时候通常会给它设定身份:“你现在是一位文化记者,请你提出问题……”“现在你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小说家,请你写一篇…… ”

半年之后,AI开始反向创作一个个虚假的现实,把它们胡编乱造成故事还给人类,人类却将它们当成真实。

人类似乎也总是乐于接受这样的“真实”。

毕竟,我们更倾向于相信我们愿意相信的“真实”。这让人想起法国学者让·鲍德里亚在《完美的罪行》中提出的观点:

技术重构出一个足以以假乱真的拟象,从而实现对真实的谋杀。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由AI创造出的虚假信息便进入了多重验证的闭环:AI生产、用户传播、媒体报道,这时你再把这些AI幻觉拿去再问AI:这是真的吗?AI会告诉你:该信息已由多个权威信源交叉验证,属实。

当一人传播AI编造的谎言时,它为假;但当有一群人传播时,它就成了荒诞的现实。


AI幻觉也确实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在不久前举行的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各大论坛的议题都绕不开“安全治理”。可怕的是,AI的深度思考能力越强,就越能编造出滴水不漏的谎言,制造AI幻觉的能力也就越高。

AI幻觉产生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AI模型主要是通过从数据中搜寻和拼接答案。它不懂真相,也无法判断真假,它只是依靠已有数据去推理出一个可能的答案。

当数据缺失或出现偏差时,如今的AI不会像几年前的人工智能坦诚回答:

“对不起,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而是会努力拼拼凑凑,编造出一个滴水不漏、合情合理的答案。

还有一种关于AI的幻觉,是总疑心别人的文字是AI写的,也疑心别人怀疑自己的文字是AI写的。

毕竟“AI味”只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语感,只有经常接触AI工具的人,才能从句式和用词中嗅出那股熟悉的气味。

这样就意味着,当你指出某段文字出自AI,你拿不出实质证据;当别人质疑你用AI写作,你也百口莫辩,根本无从自证。就像一些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无奈表示:“我就是很喜欢用破折号”“有一种绝望是写了一句自以为奇绝的比喻,然后被鉴了AI”。

尽管一些平台上线了所谓的AI检测系统,但“用AI鉴定AI”的准确率并不可靠。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AI检测”,会发现许多网友完全就是赛博窦娥。

辛辛苦苦写的小说,投稿后被编辑指责“偷懒用AI”,二话不说就被拉黑;苦熬几晚写完文案,却被老板怀疑“不像人写的”……

总而言之,文风太平,比喻太多,破折号和引号太多,太炫技,太多“量子纠缠”和“拓扑学”……都有可能被鉴定成“一眼AI”。

于是人们从最初啧啧称奇地使用AI生成内容,到如今开始像排毒一样自我纠偏、自我清洁,一字一句地“去AI味”。


首先,需要删除全文所有的“喉结滚动”“矩阵”“符号”“第X次”“时间的褶皱”等词,尽量不要使用离奇的比喻;其次,是删除全文所有的“首先”“其次”“最后”;最后,是不要像这句话一样使用如此多的双引号和破折号——如果有,请把它们用干脆利落的句号代替。

与此同时,就像是当初教学如何给AI下指令一样,社交平台上开始流行教授如何给AI下指令去除“AI味”。

比如使用AI时不要选择“深度思考”和联网,生成文字后给它发送这样的指令:“将这段文字的通俗化,但不要有语气词,保留学术性,并降低AI痕迹,尽量把逗号多的融合成一句话,删除逻辑联系词。”

是的,让AI降低一篇AI生成的稿件的AI痕迹。

多么诡异的逻辑。

之所以诡异,是因为这背后最大的困境在于:当人类写作越来越像AI,AI写作也越来越像人的时候,“AI味”到底是一种风格,还是一种偏见?

作家们、诗人们以及艺术家们,比起反复讨论“AI写作到底会不会取代人类”,或许更应该把焦点聚焦到我们自己身上,讨论人类的写作到底应该走向什么方向。

在这个时代,写得不像AI,也许才是人类最后的浪漫——这一句看起来有文采但实则莫名其妙的结语,来自AI。

红星新闻记者 毛渝川 任宏伟 编辑 苏静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全新华为 MatePad Pro 12.2 英寸开启预约,预装鸿蒙 5 系统

IT之家 浏览 2920 07-18

美俄元首会谈地"全副武装" 数百特工入驻

红星新闻 浏览 8101 08-16

美媒:俄美领导人对通话评价有差异

参考消息 浏览 3581 05-22

"强制社保"背后:东北养老金收不抵支 广东贡献最大

澎湃新闻 浏览 6703 08-13

意媒:斯佩齐亚创纪录预售5012份季票,球迷热情支持俱乐部冲甲

懂球帝 浏览 1684 07-25

薛鹤翔:申万期货_航运专题:浅析欧线淡季运价演绎-20250802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浏览 7891 08-04

特朗普:希望今年见金正恩 他领导的国家前景光明

每日经济新闻 浏览 14 08-27

日产困局:“体面地活下去”都可能成为奢侈

汽车维基 浏览 4447 07-05

机器人大会:展台水泄不通 观众眼里放光!

态℃ 浏览 1082 08-11

万通地产杀入芯片

芯榜 浏览 698 08-11

GeoHBots获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足球赛项3V3季军

贝壳财经 浏览 9867 08-18

官方:伯恩利边锋科莱奥肖租借至西班牙人

懂球帝 浏览 16 08-22

中国联通正在探索布局十万卡算力集群,智算规模年底将达45EFLOPS

上观新闻 浏览 6611 07-20

小伙失联1月"园区"向家属要40万赎金 警告别直播找人

上游新闻 浏览 7550 08-04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再进化 NEDC亏电油耗低至2.6L

网易汽车 浏览 1286 08-06

今年最流行的4件T恤,太减龄了

LinkFashion 浏览 2587 07-29

突发!英伟达暂停生产H20芯片,黄仁勋突访中国台湾引猜疑

爱集微 浏览 20 08-22

亚朵,贵有贵的理儿

伯虎财经 浏览 1886 08-18

针对韩国首尔等多地举行反华集会 李在明下达指示

环球网资讯 浏览 6861 08-13

谢维军谈击败蓉城:毕竟赢了一支强队,对我们自信心有很大提升

直播吧 浏览 8696 07-21

快讯|喜茶上线淘宝闪购:超4000家门店已全量运营

网易科技报道 浏览 19 08-22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沪ICP备200179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