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电动车和AI用电需求激增是否影响能源绿色转型?国家能源局回应

澎湃新闻2025-08-26 12:00:0213人阅读

8月26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有媒体记者提问: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特别是电动汽车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是否会带来更高用电需求?这是否会影响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转型?将采取哪些政策措施来控制能源消耗?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杜忠明在回复时说,“十四五”以来,以电动汽车等“新三样”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以及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产业带动了我国用电需求的快速增长。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34.3%,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20.5%,今年1-7月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超40%。这些数字都说明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有效提升了电能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促进了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也带动了能源生产结构的绿色转型。

从能源生产结构看,我国持续加大非化石能源供应,积极发展多能互补,加速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十四五”以来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提高了5个百分点以上。风电光伏充分发挥转型“主力军”作用,今年上半年,风光发电量的增量超过了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也就是说,全社会用电量新增部分都是通过“风吹、日晒”获得的。

从能源消费结构看,“十四五”以来,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升4个百分点左右。为满足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带来的用电需求,我国大力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截至7月底,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1669.6万个,是“十三五”末的10倍,规模世界领先。同时,我国积极鼓励“开绿车、用绿电”,通过绿证绿电交易等方式,为新能源车主提供绿电服务,组织相关省份开展车网互动应用试点,电动车化身“移动充电宝”,支持用电“削峰填谷”。目前全球有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中国,绿色低碳的出行理念和能源消费方式已经深入人心。

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以“十五五”新型电力系统规划为引领,坚持电力适度超前的原则,积极引导合理能源消费和绿色能源消费,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用电需要,努力实现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转变。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余依婷:世锦赛收获的比我想象的要多得多,我不缺从新开始的勇气

直播吧 浏览 4332 08-04

清华女学霸一手打造,三年亏损超10亿,镁佳股份玩不转智能座舱?

子弹财经 浏览 3625 07-24

"特普会"机密文件被酒店打印机泄露 涉多项敏感细节

环球网资讯 浏览 983 08-17

盛夏,才要穿出松弛感!

Yuki女人故事 浏览 3972 07-05

泰国僧侣性丑闻爆发多名高级僧侣涉案 惊动泰国国王

澎湃新闻 浏览 9884 08-04

记者:佳夫预计随队前往伦敦,若交易取得进展他或改道去纽卡斯尔

直播吧 浏览 7989 08-10

搭电混系统 吉利雷达金刚EM-P将5月28日上市

车质网 浏览 7235 05-21

赵伟:7月经济——涨价的“悖论”?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浏览 3526 08-07

西班牙数千民众在马德里游行 抗议北约提高军费目标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395 06-09

基于PPE平台打造 奥迪Q6L e-tron即将预售

车质网 浏览 7437 05-27

万万没想到:苹果已停售MagSafe外接电池可用于谷歌 Pixel 10 Pro

IT之家 浏览 17 09-01

Manus"跑路新加坡"后,创始人首次复盘

虎嗅APP 浏览 8615 07-20

王毅同印度外长会谈:双方应择高处立 实现"龙象共舞"

界面新闻 浏览 4848 07-15

原配自杀、儿子残疾,再娶小12岁娇妻,难怪唐国强73岁还这么拼

不八卦会死星人 浏览 4718 08-12

WTA250布拉格签表:王欣瑜首轮将战达特,后者目前1胜10负

懂球帝 浏览 9034 07-20

让我国医学分子影像设备不再依赖进口,联影医疗摘得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

上观新闻 浏览 21 08-26

《生万物》导演:杨幂是天选绣绣,她的出色表现

影像温度 浏览 23 08-24

米体:国际米兰正全力追逐卢克曼,报价将上调至4300万欧元

直播吧 浏览 5655 07-27

美团京东饿了么被约谈背后:外卖之战为何打得如此激烈?

澎湃新闻 浏览 6254 07-19

硅谷三巨头齐放大招,现在就等梁文锋了

字母榜 浏览 1267 08-07

韦世豪铲射破门!被辱骂后首次亮相,拍打队徽致意,本季进球上双

奥拜尔 浏览 5290 07-24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沪ICP备200179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