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大事发生前那件小事,为什么你总忘不了?

网易科技报道2025-09-26 12:00:027人阅读

9月26日(星期四)消息,国外知名科学网站的主要内容如下:

《自然》网站(www.nature.com)

大脑大扫除:替换免疫成为治病新思路

大脑中的常驻免疫细胞——小细胞,在维持脑内环境稳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小胶质细胞功能失常,可能与从罕见遗传病到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关。因此,一种旨在替换病变小胶质细胞的创新疗法正成为领域内的研究热点。

小胶质细胞替换疗法的核心思路是为大脑提供健康的新免疫细胞,以取代功能异常的原生细胞。目前,一种主要途径是骨髓移植。通过移植健康的造血干细胞,期望这些细胞能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并分化为功能正常的小胶质细胞。中国复旦大学团队的研究显示,利用骨髓移植治疗一种名为CAMP的致命性脑病,在早期临床试验中成功延缓了患者病情进展。

然而,实现有效替换面临重大挑战。关键步骤在于必须先为移植细胞“腾出空间”,即清除大脑中原有的小胶质细胞。这一过程通常需要大剂量的化疗或全身放疗,其毒性会显著增加患者感染和远期罹患癌症的风险。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的预处理毒性,该疗法目前仅被视为治疗致命性、快速进展疾病的潜在手段。

为降低毒性,斯坦福大学团队尝试绕过骨髓移植,直接在实验室培养能生成小胶质细胞的祖细胞,并将其注射到小鼠脑内,从而避免了全身放疗,仅对头部进行照射。但复旦大学专家指出,头部放疗仍可能损伤生成神经元的干细胞,存在安全隐患。

未来,更安全的方法或在研究中出现。一旦安全性问题解决,该技术不仅有望用于治疗复杂脑病,小胶质细胞还可能成为穿越血脑屏障的“特洛伊木马”,帮助递送药物入脑。

《科学通讯》网站(www.sciencenews.org)

昨天的琐事为何今天难忘?关键可能在下一刻的“震撼”

当我们经历令人震撼的事件时,不仅该事件本身会深刻印在脑海中,就连之前发生的一些平凡记忆也可能变得异常清晰。这背后的神经机制近日得到进一步阐明。一项发表于《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的研究支持了“标记与捕获”理论,解释了情感冲击如何强化之前的弱记忆。

该理论认为,日常经历会在大脑神经元上留下短暂的化学“标记”。如果随后不久发生了一个充满情绪波动的重要事件,便会触发海马体及相关脑区产生一场局部的蛋白质合成“风暴”。先前留下的标记能够“捕获”这些新合成的蛋白质,从而使原本容易消退的弱记忆得到巩固,并与强烈的记忆事件绑定在一起。

为了验证这一机制,波士顿大学的研究团队设计了一项实验。参与者被要求观看一系列动物和日常工具的图片,并在后续阶段通过正确分类图片来获得不同额度的奖励(高奖励如900分,低奖励如1分)。

结果发现,奖励的“情感价值”(即高奖励带来的积极情绪)能够逆向增强对之前出现的相关内容的记忆。例如,在动物图片后获得高奖励的参与者,其对之前看过的动物的记忆准确率提升了约5%。然而,同样的高奖励并未对工具类图片的记忆产生显著增强效果。

这项研究为理解记忆的选择性巩固提供了直接证据。它表明,大脑会利用后续的重要事件,为之前相关的平凡经历“赋予意义”,使其变得更难忘。未来,这一原理或可帮助治疗师通过增强创伤发生前的日常记忆来缓解患者的创伤痛苦,也可帮助教师设计教学策略,例如利用新奇、活跃的课堂活动来提升学生的信息保留效果。

《每日科学》网站(www.sciencedaily.com)

为自动驾驶与手机摄像头“解毒”:量子点技术开启红外成像普及时代

红外成像技术正面临环保法规带来的重大变革。随着全球范围内对汞、铅等有毒重金属的限制日益严格,传统红外探测器的生产受到严重制约。与此同时,自动驾驶、医疗成像和安防监控等领域对红外技术的需求却在持续增长。

纽约大学坦登工程学院的研究团队在《ACS应用材料与界面》(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胶体量子点技术有望解决这一困境。该技术通过溶液法合成量子点材料,完全避免了传统红外探测器对重金属的依赖。与传统需要超高真空和原子级精密沉积的制造工艺不同,量子点材料可在溶液环境中像酿造墨水一样合成,并通过卷对卷涂布等工艺进行规模化加工,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

研究团队通过溶液相配体交换技术,成功解决了量子点材料的导电性问题。测试结果表明,新型探测器可实现微秒级响应速度,灵敏度达到纳瓦级别。与团队此前开发的银纳米线透明电极技术相结合,形成了完整的环保型红外成像解决方案。这种组合特别适用于大面积成像阵列,能够同时实现高性能探测和高效信号提取。

该技术为消费电子、汽车自动驾驶等领域的红外应用扫除了环保障碍。虽然目前其性能与传统重金属探测器尚有差距,但通过持续的工艺优化,这一差距正在快速缩小。随着量子点技术的成熟,红外成像将朝着更环保、更经济的方向发展,为夜视技术、医疗诊断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带来新的可能性。

《赛特科技日报》网站(https://scitechdaily.com)

古老褐矮星大气中发现硅烷,解开行星化学关键一环

天文学家利用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在一颗名为“意外(The Accident)”的古老褐矮星大气中,首次明确探测到硅烷分子。这一发现为理解巨行星大气化学提供了关键线索。相关研究已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

硅是宇宙中含量丰富的元素,却难以在木星、土星等气态巨行星的大气中被直接探测到。韦伯望远镜的观测数据显示,“意外”的大气中存在硅烷。这是研究人员首次在褐矮星或系外气态巨行星中确认该分子。科学家认为,在木星和土星等行星上,硅很可能与氧结合形成硅酸盐等物质,并沉降到大气深层,从而无法被观测到。而理论上更轻的硅烷应存在于大气高层,但此前始终未被发现。

“意外”距地球约50光年,估计已有100亿至120亿年历史,是已知最古老的褐矮星之一。研究团队推测,其大气中能检测到硅烷,是因为它形成于宇宙早期,当时环境中氧气含量极低。缺乏氧气使得硅得以与氢结合形成硅烷并保留下来。而在后期形成的天体(氧气相对丰富)中,硅会优先与氧结合,几乎不留余地生成硅烷。

此项发现不仅揭示了宇宙早期天体独特的化学过程,也深化了对气态巨行星大气成分和垂直结构的理解。研究人员指出,解析此类复杂大气现象,将为未来探测系外岩质行星的大气化学成分、评估其宜居性积累关键经验与方法。(刘春)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赵露思,“掀桌”之后,彻底不装了!

Yuki女人故事 浏览 8383 08-06

曼联战阿森纳谢什科或首发!阿莫林安排闭门热身赛,奥纳纳也参与

罗米的曼联博客 浏览 3844 08-11

【今晚播出】智能驱动新经济:从自动驾驶到具身智能的产业新纪元 | 两说

第一财经资讯 浏览 5165 08-13

抛光镀铬超级亮!PNY 40周年纪念版RTX 5090/5080规格确认

快科技 浏览 31 08-25

连续得到保罗+比尔+科林斯+大洛!美媒:现在谁能阻止快船了?

直播吧 浏览 7557 07-22

ChatGPT-5“不够惊艳”?最新实测来了

财联社 浏览 6800 08-09

《南京照相馆》的成功,能绕开刘昊然的作用吗?

八卦三缺一 浏览 4818 07-31

董璇对谁是生理性喜欢?看她分别和高云翔、张维伊的合影就知道了

娱乐圈笔娱君 浏览 22 09-02

惠科股份:面板“老三”的IPO“赌局”

Daily每日财报 浏览 3920 08-12

兵器装备集团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刘卫东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浏览 4089 07-31

贾静雯为二女儿庆生,10岁咘咘亲手制作蛋糕,摘掉眼镜像极了父亲

扒虾侃娱 浏览 6878 08-16

口碑票房双爆,年度最好的人气温情喜剧来啦

幕味儿 浏览 996 07-29

6女生合照被造谣"彩礼10万你选哪一个" 当事人起诉

上观新闻 浏览 8796 08-06

传OpenAI年化收入达120亿美元,ChatGPT周活跃用户达7亿

华尔街见闻官方 浏览 9523 07-31

塞尔:西足协裁判技术委员会AI主管曾声称自己是一位皇马球迷

懂球帝 浏览 3851 07-22

步行者无悬念留下卡莱尔 联盟第一主帅新季迎挑战

体坛周报 浏览 8054 08-21

波兰外交部称有炮弹击中该国驻乌克兰大使馆

极目新闻 浏览 0 09-29

出海一周速递|高德地图在多国上线打车功能;瑞幸海外门店达89家

时代财经 浏览 1939 08-04

配1.5T插混/2000km续航 一汽奔腾悦意07即将上市

网易汽车 浏览 2615 05-23

官宣!WTT世乒联发布2026赛历,中国继续举办大满贯赛

乒谈 浏览 4748 08-05

影石Insta360发布Mic Air麦克风:轻巧设计,单发射器249元

IT之家 浏览 293 08-13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沪ICP备200179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