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美媒:美国AI,开始留不住中国“最强大脑”

网易科技报道2025-09-26 00:00:027人阅读

9月25日消息,据《The Information》报道,在人工智能领域,研究人员曾占据半壁江山,以至于有人戏称全球AI竞赛是“两群中国人之间的竞争”。然而,这个玩笑可能很快就会过时,因为一场深刻的人才流动逆转正在发生。

人才流动的风向转变

越来越多在美国的中国AI研究者和生,正因为担忧特朗普政府推行的限制性移民政策和潜在的歧视风险,而开始认真考虑回国发展。

与此同时,许多原本计划赴美深造和工作的中国顶尖学生,也因美国签证政策的收紧以及中国本土AI技术的迅猛进步,而选择留在国内。例如,美国政府上周宣布,计划对新的高技术人才H-1B签证申请者征收高达10万美元的费用,这无疑加剧了这一趋势。

中国的科技巨头们正敏锐地抓住这一情绪变化,积极从美国公司延揽人才。过去,凭借更高的薪酬和在全球知名企业工作的声望,美国公司在吸引顶尖海外人才方面一直占据优势。

但现在,一位在Meta工作的中国研究员表示,他频繁接到字节跳动、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招聘电话。他正在考虑接受这些邀约,因为中方公司提供的薪酬方案已超过他目前的收入,并且他们的AI团队中不乏他在顶级AI会议上结识的知名中国专家。

不过,猎头也指出,在招募最顶尖的人才时,中国公司目前还难以企及Meta等美国巨头为挖角开出的数千万美元甚至更高的天价薪酬。

今年2月,字节跳动成功聘请了在谷歌工作长达17年的资深专家吴永辉,他曾是谷歌Gemini AI模型的关键研究员之一。吴永辉在中国完成本科教育后赴美获得博士学位,如今他已开始负责字节跳动的AI模型研发工作。

这些变化标志着美国AI人才的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长期以来,在中国出生的AI研究人员在美国的企业和学术实验室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乔治城大学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负责追踪AI人才流动的雅各布·费尔德戈伊斯(Jacob Feldgoise)表示:“中美关系越紧张,中国学生就越会感到赴美留学的安全感降低,甚至担心连成行的可能性都在减小。”

去与留:一个艰难的抉择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选择了离开。一些接到中国公司伸出的橄榄枝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仍然倾向于为顶尖的美国公司工作。

例如,加州的一位研究员去年拒绝了几家中国头部AI初创公司的邀约,最终选择留在美国,因为他收到了英伟达的录用通知。他直言:“你总会追随世界上最优秀的公司,而目前,最优秀的公司仍然在这里。”

但也有越来越多人选择了回国。一位近期在美国常春藤盟校完成博士学位的中国研究员决定回到中国,加入字节跳动。他表示,部分原因是他希望能为祖国的AI进步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他也对中美之间日益加深的地缘政治裂痕感到忧虑。近年来,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半导体行业出台的法规,使得非美国公民在中国芯片行业的工作变得更加困难,这加剧了他的担忧。

“我能看出这是一个趋势,”他说,“为什么要坐等下一个受影响的行业出现呢?”

字节跳动雄厚的财力使其在人才竞争中极具优势。据一位被猎头接洽过的研究人员透露,该公司曾为招募一名顶级AI研究员开出包含签约奖金在内的数百万美元的优厚条件。

一位已接受字节跳动邀约的博士毕业生还提到,该公司允许顶尖的中国研究人员在美国和中国的办公室之间灵活分配工作时间。今年4月,刚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AI研究员蔡天乐也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他已加入字节跳动,专注于前沿AI研究项目。

除了经验丰富的行业顶尖人才,中国科技巨头也将目光投向了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年轻研究人员。腾讯近期便从OpenAI挖走了姚顺雨,他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去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OpenAI工作了一年多。据腾讯内部员工透露,姚顺雨的新职位尚不明确,但他近期一直在与公司各个AI模型团队进行交流。

一生一次的选择

历史上,中国顶尖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大多被美国世界级的研究水平和丰厚的职业前景所吸引,选择赴美攻读博士学位。传统上,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毕业后会留在美国,进入硅谷的科技公司或顶尖学术机构工作。

而现在,年轻一代的中国AI研究者们感到,他们正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在两个日益视彼此为竞争对手的强大科技生态系统中做出选择。而这个选择,很可能决定他们未来的人生轨迹。

“我认为这绝对是一个关乎一生的选择,”一位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博士的中国学生说道。他在国内顶尖大学完成本科学业后来到美国,虽然美国实验室的前沿研究和硅谷的高薪职位对他很有吸引力,但他同样担忧不断恶化的中美关系会影响中国研究人员在美国的未来发展机遇。这位学生至今仍未决定是否要长期留在美国。

一些国内顶尖大学的学生则表示,他们计划留在国内,不仅是因为地缘政治,也因为国内同样充满了AI发展的机遇。例如,开发出备受关注的DeepSeek R1模型的研究团队,其成员大多仅在中国接受过教育。总部位于北京的初创公司智谱AI,由一群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创立,也主要依靠本土人才(包括清华的在读博士生)来开发其AI模型。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学助理教授、《中国人工智能通讯》(ChinAI)创办人杰弗里·丁(Jeffrey Ding)分析称,中美两国都曾从中国AI人才的跨国流动中受益。中国学生和研究人员为美国的人才库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们中的许多人也扮演了连接中国与全球创新网络的桥梁角色。

人才流向决定AI竞赛胜负

中国AI专家的最终流向,对中美两国都至关重要,因为最顶尖的人才很可能决定谁将赢得这场全球AI竞赛的最终胜利。

根据保尔森研究所旗下已解散的智库MacroPolo在2022年的一项研究,在美国机构工作的顶级AI研究人员中,近40%来自中国。同一研究还发现,全球近一半的顶级AI研究人员拥有中国的本科学位,他们是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教育体系中,从数百万学生中脱颖而出,进入清华、北大等顶尖学府的佼佼者。

特朗普政府收紧移民政策的举措,以及限制外国学生的意图,促使中国AI研究人员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今年5月,美国国务卿鲁比奥(Marco Rubio)曾宣称,美国将“积极撤销部分‘关键领域’中国学生的签证”,并修订签证标准,以加强对所有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未来申请者的审查。

本月早些时候,美国宇航局(NASA)也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包括持美国签证者在内的中国公民访问其数据、设施和项目。此外,越来越多华裔学者成为被审查甚至起诉的对象。

一些在美国的中国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表示,他们被迫每年都要更新签证或接受审查。一位博士生说,他在今年3月参加签证面试时,被告知续签需要接受进一步调查。但六个月过去了,他仍在等待中,而他的研究项目也因此陷入停滞。这位学生无奈地问道:“如果他们最终拒绝我的签证,我该怎么办?”

那位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博士生表示,他为了避免在后续签证申请时遭到美国当局的额外审查,刻意回避了所有在中国的暑期实习机会。同样,另一位在美的中国博士生也透露,他曾拒绝了华为的实习邀请,因为担心这段经历会在他返回美国时被签证官视为一个“危险信号”。

与此同时,特朗普总统本人却在释放令人困惑的信号。上个月,他表示将为来美的中国学生发放60万份签证,并说:“我很荣幸能有来自中国的学生来到这里。”(小小)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爱折腾”的张朝阳,不一样的网红企业家之路

陆玖商业评论 浏览 3 09-26

今年两院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有哪些看点?“85后”亮相,尖端领域群星闪耀

澎湃新闻 浏览 30 08-22

吉迪库明加互换?要不吉迪库明加联手?

静易墨 浏览 6590 08-11

阿里巴巴港股涨近7% 股价创阶段新高

证券时报 浏览 7 09-24

言短意长|蔡国庆被网暴不是一个玩笑

澎湃新闻 浏览 5 09-24

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什么都有,就是没什么共识

硅星人 浏览 9434 08-10

范曾好友揭露失联内幕,家族内斗陷两难,继子晒全家福挑衅亲女儿

萌神木木 浏览 7666 08-19

“豪宅教父”黄其森被留置,千亿泰禾爆雷6年想上岸更难了

密探财经 浏览 26 08-23

这12款平价包包巨小众巨洋气!谁背谁好看

Yuki女人故事 浏览 7984 06-13

今年第40虎被打 本周另处理的3虎均受贿数额特别巨大

鲁中晨报 浏览 34 08-30

越南3名前国家领导人遭处分 均为辞职后被加重处分

中国新闻周刊 浏览 6679 07-21

12岁女生登上山东舰:原来航母跟座小岛一样大

看看新闻Knews 浏览 6898 07-07

《樱桃琥珀》刚播热度破6000,打了多少资方的脸,赵今麦又赌对了

娱乐圈笔娱君 浏览 841 07-15

陈思诚卡零点为佟丽娅庆生 离婚不离亲

东方不败然多多 浏览 3706 08-08

杀害16岁女友 张艺洋成娱乐圈首个被执死刑的艺人

贵州小娟 浏览 2101 07-24

张碧晨被汪苏泷打脸,原来早有“前科”

兴史兴谈 浏览 7025 07-27

成本极低!中国太阳能板在非洲"点亮"一个又一个国家

网易科技报道 浏览 31 08-22

记者:即使没有欧战可以踢,谢什科还是对加盟曼联持开放态度

懂球帝 浏览 6833 07-28

香港高院披露多个重要信息:宗馥莉未签署设立信托文件

界面新闻 浏览 5558 08-02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疑被调查 被传月薪700却穿16万袈裟

大笑江湖史 浏览 7871 07-27

王欣瑜不敌高芙被批毫无斗志,比输球更痛心的是美网种子梦想破灭

网球之家 浏览 2643 08-11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沪ICP备200179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