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逆势而上:一家基金会的七年“草根”试验与公募转型挑战

华夏时报2025-09-26 12:00:022人阅读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周南 北京报道

近日,《广州市志鲲公益慈善基金会2018—2025年发展报告》(下称《报告》)在京发布。

数据层面,这家成立七年的基金会交出了亮眼答卷:截至2024年底,志鲲基金会链接公益资金共计超过2122万元,开展相关公益项目四十余个,公益足迹遍布全国18个省市,直接帮扶36576人次。2025年1月,基金会正式获授公募资格,完成从非公募到公募的关键转型。

但是,在公益行业普遍面临政府购买缩减、企业捐赠下滑、草根组织生存承压的当下,志鲲的转型与实践也引发疑问:为何选择在行业“低谷期”,冲击更高门槛的公募资质?“公益平台+民间公益+志愿精神”的“志鲲模式”如何破解合作中的合规摩擦?依赖现有路径,又能否支撑其2025年千万元募款目标?

这些问题,既是志鲲的自我探索,也折射出行业的共性困境。

七年“止痒”:为何在行业低谷期“逆势”转公募?

志鲲公益慈善基金会(下称“志鲲基金会”)的成立和成长是锚着行业痛点去的。

广州市志鲲公益慈善基金会创始人、现任常务副理事长王忠平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根据自己多年做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公益和ESG等咨询与支持的经验,他观察到,现实中很多企业有公益需求却难寻优质项目,民间组织有服务能力却缺资源支持,由于各方信息不对称,导致资源无法有效对接。“如果能成功搭建公益平台对于行业是一件好事,中国的公益行业需要一个汇聚企业社会责任与公益资源的平台,切实破解公益行业资源短缺难题。”

为此,2018年4月,志鲲基金会成立,以“聚公益之力,行专业之效,达鲲鹏之志”为使命,致力于搭建资源对接平台,逐步探索出差异化发展路径。

根据《报告》,在2018年至2024年的非公募阶段,志鲲在三年疫情冲击下“坚守阵地”,确实搭建了初步的对接平台,形成了良好的基础局面:李锦记、飞利浦、联想等超50家企业、30家社会组织为其合作伙伴;基金会连续六年获广州市民政局透明度A级评价;2025年拿下CFC中基透明指数FTI2024评估满分。

但非公募身份的“天花板”也逐渐显现——仅能对接企业、基金会等特定捐赠方,无法向公众募资,社会动员能力受限。

基金会决定七年“止痒”。

2025年1月2日,广州市民政局正式授予志鲲基金会公募资格。对此,王忠平用“有幸”来形容,“今年年初非常有幸申请成为公募基金会,这一关键跨越不仅标志着机构公信力获得了政府与公众的双重认证,更意味着基金会的公益能量将突破过往局限,在更大的平台温暖更广阔的天地。”

但这一选择还是在行业内引发疑问——现阶段中国慈善的外部环境面临较大挑战,政府购买和企业捐赠数量都在下降,不少民间公益组织生存空间愈发艰难;同时,较于非公募基金会而言,公募基金会对透明度、规范性等各方面的要求显然更高,在如此背景下,转变为公募基金会,“收益”在哪?

“确实,公募身份意味着更高的法律门槛、运营规范和社会监督压力,尤其是‘每年公益支出不低于总收入70%’的资金压力和透明度等要求,对管理效率提出了严峻考验。但是我想强调的是,做公益要坚持‘长期主义’,符合行业和市场需求的,我们就要推动。”在王忠平看来,基金会转型并非因为“公募”的名头,而是为了平台的长期价值。非公募阶段,平台更像是“小众桥梁”;公募后,基金会才能变成“全民通道”,普通人的小额捐赠能进来,资源池才能真正扩大,这是实现基金会“聚公益之力”使命的关键一步,“美国60%以上的捐赠来自个人,我们中国个人志愿者的潜力远未被激活,这是我们探索的重点。”王忠平称。

此外,转为公募为志鲲带来了实质性的能力跃升,一方面,公募基金会身份本身具有更强的社会公信力和慈善属性,有助于提升捐赠方,尤其是公众的信任度;另一方面,公募身份让基金会能更有效地扮演资源枢纽的角色,将企业的资金、资源与民间组织的执行能力更高效地对接,真正成为“价值的创造者”而非简单的“资源搬运工”。

王忠平强调,对于志鲲基金会而言,公募资质是其支持企业做社会责任、支持志愿者服务的“一环”,是工具而非目的。

三大核心:平台+民间+志愿,构建公益生态的“志鲲模式”

根据基金会中心网发布的中国基金会行业数据,截至2024年底,我国正常运作基金会共计9867家,其中公募基金会占比12%,在上千家公募基金会中,志鲲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是什么?

针对《华夏时报》记者的提问,王忠平给出了三个关键词:搭建公益平台、支持民间公益、培育志愿精神。

在公募转型中,可见志鲲的“平台意志”。至于后两者,基金会如何帮草根“站直”?又如何让志愿发光?

志鲲支持民间公益,与其对“草根”的态度息息相关——“有草根立场,但是不做草根机构”,前者体现为坚持多年聚焦民间需求,后者则是把基金会定位为资助性基金会,以此赋能民间的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

王忠平指出,大型互联网募捐平台门槛往往较高,很多中小型志愿服务组织“5万、10万的零星项目”挤不进去,“我发现不少有生命力的草根机构虽然懂基层需求、会埋头干活,但不擅长组织发展和资源整合”,聚焦这一需求,志鲲利用自身灵活性,为这些机构提供至关重要的公募通道和支持。

根据《报告》,基金会推出了多维度的赋能举措,如发起“志愿服务赋能计划”,提供公募平台、培训与日常指导;开展养老公益大赛、有声邮局地方支持等小额资助;通过“志愿服务中国行”分享专业知识;打造“益企荟”促进企业与民间组织对话。应急时刻,平台的“草根纽带”更显力量:2024年湖南洪灾,联合当地救援队24小时送物资;2025年西藏地震,半个月募集近200万元善款;同年京津冀洪灾,北京密云救灾筹款近80万元——“在地化执行”让援助跑得比灾情快。

但在支持民间公益的过程中,与中小型机构的合作并非一帆风顺。

“肯定有不协调。”王忠平坦言,自己能切实感受到双方在协作中存在的摩擦与合规层面的挑战,“我们受过不少打击,给钱的时候什么都好说,不给钱就都是问题”,一些机构对资源使用和专业协作仍存在认知偏差,认为资助方理应承担更多费用,甚至提出不合理要求。此外,随着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及多项配套政策的推行,公益行业整体合规门槛不断提高,部分中小机构虽然意识到了合规的必要性,但对于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心理抵触明显”。

这些摩擦也折射出当前公益生态中一批中小型组织面临的典型困境:在生存压力、资源紧张与合规成本不断上升之间艰难平衡。因此,如何推动公益行业在包容性与规范性之间找到更可持续的协同路径,仍然需要更多实践与探索,而这也是志鲲基金会坚持搭建公益平台、支持民间公益的原因。

经过七年的探索,志鲲在与中小型机构的合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审慎的选择机制:优先与有一定基础或经可靠背书的组织合作,对于过于微小或完全陌生的机构则更加审慎,以此确保项目的执行安全。但是,这种基于风险控制的审慎选择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平台如何在规避风险与普惠帮扶之间取得平衡?这在未来依然考验着志鲲“支持草根”初衷的落地智慧。

“志愿精神是中国社会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中国公益行业可以有效整合的资源力量。”王忠平强调,中国的公益一定要“破圈”和“资源整合”,志愿服务就是有效的方式之一。

2020年志鲲发起的“有声邮局”项目,就是平台社会动员的“温暖样本”。为解决乡村儿童阅读兴趣启蒙缺失、家庭教育缺位等问题,项目针对6-12岁乡村留守儿童,用数字化有声读物和“玩偶同伴”(小机器人),为他们提供阅读资源与情感陪伴。项目得到国民动漫《虎墩小镖师》23位作者的支持,并创作了公益短片;累计招募1740余名社会志愿者共同录制有声读物,收录了4000余条优质音频;联动20余家企业志愿者共同参与……截至2025年1月,已有超过7200名留守儿童通过项目受益,数百万次的项目曝光,让更多人关注乡村留守儿童现状。



“有声邮局”项目走近乡村儿童

据广州市志鲲公益慈善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白鸥介绍,七年里,这样的“志愿联结”还有很多:志鲲基金会发起的“为妈妈奔跑”“爱心中转站”“爱步寒冷”等项目,累计吸引超2万名志愿者参与;在企业志愿领域,赋能百余家企业及万余名企业志愿者,推动社会责任与公益目标融合;在公众志愿层面,引导志愿者参与社区微心愿、困境群体帮扶、环境保护等活动。2024年“志愿服务中国行”办了近50场活动,触达全国31个省市级行政区的基层公益组织,吸引超100万观众参与;志鲲还牵头联合爱心企业家捐款100万元,成立中国首支“志愿服务发展专项基金”;开展志愿研究,出版《志愿服务管理理论与实务》等多本著作,让志愿行动从“凭热情”变成“靠专业”。

千万目标:底气何来?可持续何在?

“志鲲模式”之外,记者注意到,志鲲基金会提供的资料明确指出,基金会2025年年度预计筹款超过1000万元。王忠平也作出判断,“预计今年筹款量会有快速增长”。

在“不算景气”的当下,为何能得此结论?

王忠平强调,志鲲的优势在于长期积累的线下志愿者与企业资源,而非从零搭建线上体系。他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志鲲基金会的千万目标,首先是建立在稳固的企业端基本盘之上的,“许多企业尤其是民企,对公益认知仍停留在碎片化阶段,缺乏战略规划,志鲲为企业提供战略公益咨询和项目定制设计,帮助他们实现公益与发展的共赢。”

此外,依托公募资质进行志愿服务动员和小额公众捐赠拓宽资金渠道,志鲲基金会的应急筹款能力已得到多次验证。王忠平透露,近期的基金会应急募款依靠个人捐赠而非企业大额资金依然表现不俗,“我们有志愿者的社会动员基础和专业性,这也是志鲲基金会申请公募的重要原因之一”。再加上独特的平台化赋能模式,选择服务中小组织的差异化赛道,志鲲有信心完成千万级别的筹款目标。

从非公募到公募,从搭建平台到服务草根,志鲲的七年实践,试图让公益“不难”——企业不难找项目,基层组织不难找资源,普通人不难献爱心。它的探索,在为行业提供可贵样本的同时,其公募之路能否行稳致远,也在实践中继续接受考验。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文梅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菜可以预制,信任不可以预支

时尚COSMO 浏览 5 09-18

韩磊起诉后,女方公开道歉

未曾青梅 浏览 17 08-31

女人过了40岁就该这样穿衣搭配!不夸张、不沉闷,简约又舒适

静儿时尚达人 浏览 174 07-05

教师酒店入住记录被亲属托人买到 高三女生无辜受牵连

重庆晨报 浏览 2214 08-17

《淬火年代》男主人设太不讨喜,可惜了张新成,收视率一直上不去

最爱酷影视 浏览 2442 07-08

"特普会"军事基地:美军在亚洲等地区行动的关键据点

红星新闻 浏览 5549 08-16

罗体:穆里尼奥获得2025年地中海卓越奖,今年10月举行颁奖仪式

直播吧 浏览 3738 07-29

扎克伯格,也顶不住了

极客公园 浏览 25 08-23

雷军账号疑删除母校"武汉大学"的标签 引发多方猜测

潇湘晨报 浏览 8825 07-31

董璇的二婚大冒险

仙女事件簿 浏览 5424 08-18

斯基拉:米兰21岁后卫达莱西奥将转会至意丙球队诺瓦拉

懂球帝 浏览 618 07-27

首款搭载华为智驾燃油车25.99万起

网易汽车 浏览 8006 08-03

欺骗小酒窝讨好张维伊 倪萍一句话让董璇彻底慌了

细语 浏览 9 09-25

推出3款车型 全新别克GL8陆尊PHEV开启预售

车质网 浏览 6538 08-15

给10部最好的抗战片排名:《南京照相馆》第3,《血战台儿庄》第2

皮皮电影 浏览 31 08-26

抱歉,姜文新片真的不好看

独立鱼 浏览 1470 07-22

特朗普:将与普京“试探性会晤” 告诉他结束战争

每日经济新闻 浏览 8758 08-13

54岁王琳面相变了,控制欲太强?

疯说时尚 浏览 9354 08-08

油价继续下行,俄赤字激增29%

国际金融报 浏览 2286 08-12

突然全部关停,盒马这是咋了?

功夫财经 浏览 9858 08-07

增加GR运动套件版 新款丰田YARiS ATIV发布

车质网 浏览 29 08-25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沪ICP备200179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