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男子杀人后隐姓埋名34年 被捕时用的还是电话手表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2025-07-21 00:00:017578人阅读

1991年春节前夕,富阳万市的一个水库涵洞内,发现一具高度腐烂的男尸,凶手逃亡34年,富阳刑警靠着两条线索和一张证件照片,不懈追踪。今年6月7日,嫌凶终于落网,一直隐姓埋名、谨言慎行的他,如今用的是一只电话手表。

男尸身份确认后,有个男人消失了

1991年2月8日,距离除夕还有6天,富阳万市的一个水库放水,不少村民来这里抓鱼。水库旁有个涵洞,三个捕鱼的青年出于好奇进去探险,发现了一具尸体。


图为当年案发现场勘验图

接案后,富阳公安刑事侦查大队立即赶到了现场,当时参与侦查的民警洪三健刚刚工作3年。

经法医初步检验,死者是一名男性,尸体高度腐烂,骨头都露出来了,死因系钝物所致,死亡时间估计已有6个月。“当天很冷,尸体附近只发现一串钥匙和一条旧皮带。”

多方排查后,民警在人口报失案中寻得一条线索,时间大致吻合——1990年10月,曾有外地的一户人家到富阳报案寻找失踪的家人。

民警将旧皮带拿给家人看,女儿一眼认出皮带扣,这是她的爸爸李某用了很多年的。

李某是一家木材加工厂老板,1990年随一位好友来富阳做木材生意,后来就没了音讯。当年富阳公安派了大量警力搜索,可一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经过调查走访,当年把李某带到富阳来的是当地人魏某,但2月8日涵洞内的男尸身份确认后,魏某消失了。

刑警逐一询问魏某的家人好友,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刑警刚刚追到广西石料场,他又逃走了

那年魏某二十七八岁,家庭也算幸福。他在富阳的石料场从事采矿工作,会开拖拉机,还有点爆破技术。除了这些线索,民警手里只有魏某身份证上那张黑白照片。

富阳县公安局(后改市局)到万市有2小时的车程,当年刑侦大队只有一辆吉普车,民警们坐公交、骑二八大杠自行车来回排查了几个月,终于得到一条线索:魏某去了广西宁明县的一个石料场。

1991年10月,刑侦大队组建工作组,派民警洪三健等一行四人带着通缉令前往广西宁明追凶。10月18日,工作组找到了石料场,在工人宿舍的大通铺里,每个位置都张贴着工人名字,“浙江魏某某”几字清晰可见,但人又不见了,老板说他刚走一个星期。

工作组四人心凉了一半,他们四处打听,在距离宁明县40公里外的凭祥市,他们打探到魏某曾到那里找工作的信息,还是石料场。“老板们都说前几天刚见过,总是差一口气。”


图为工作组走访调查

凭祥市与越南接壤,1991年边境仍不太稳定。“当年在那里还能听到对面大喇叭喊叫的声音。广西蚊虫多,10月底11月初天气潮热,我们四个人一到当地就水土不服,但心里更不服。”洪三健回忆说。

四人挤在一个不大的旅馆房间里,连续工作11天,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此后的30多年里,工作组为了缉凶,踩过安徽的采石场、钻过湖南的小煤窑,每有一个新线索都第一时间赶去,却总差一步,魏某仿佛人间蒸发了。

在仓库的上万份档案中

刑警翻到了他10多年前的照片

现任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应登晓23年前刚到重案组时,就听说了这起案件。“常听洪大(洪三健)等领导念叨,他们反复提起的案子,在我心里比自己亲身经历的案子还要深刻,他们对案子执着的这股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万市水库边的涵洞,应登晓去过很多次,眼看水库一年年发生变化,而34年前的这起命案积案,到底哪里才是突破口?魏某人在哪里?

结合前辈刑警们追查得到的线索——魏某总是从事采矿工作,仅有一张20多岁时的黑白照,会开拖拉机、懂爆破、有可能无户籍身份信息——今年,云南某个小城传来了消息:1992年,有个“外省人”在云南某矿场开拖拉机,后来自己买了车跑运输,再后来开了采石场。

“更关键的是,这个人办手续总用别人的名字,矿上的人都称呼他‘外省人’,对他的了解也很少。”


图为专案组走访调查

应登晓说,等了34年,现在一刻也等不了了。工作组得到线索当天就飞往云南,落地后立即联系当地各个单位协助巡查。“考虑到他办厂,重点查找了他的手续登记信息。”

辗转往返两个地级市,2000多公里山路,在当地某部门两层仓库的上万份档案资料中,工作组找到了魏某在2006年办理的许可证底档照片。“这张照片将年代拉近十年,以现在的技术,找人容易了很多。”

经过几个日夜的蹲守,今年6月7日下午,一个身着红色短袖、皮鞋锃亮的身影进入了警方的视线,对比2006年的许可证底档照片、上世纪90年代的身份证黑白照,这个男人的身影佝偻了不少,但眉目间与当年通缉令上的人如出一辙。

当应登晓喊出魏某的名字时,那人浑身一僵,直到戴上手铐,声音嘶哑的他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图为云南抓捕现场

后来魏某供述,当年为了几千块钱,他抢劫杀害了李某。审讯室里,他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还说他这些年总做噩梦,梦见涵洞里冷风吹进来,吹得他睡不着。

隐姓埋名沉默寡言

被捕时他用的还是电话手表

在30多年的逃亡生涯中,魏某在云南边境小城的一个村里过起了日子,村里人都说他是“外地来的”,平时喜欢和大家打打牌,做生意认识的人都说他很懂人情世故。

当地人对魏某的评价是不打架不闹事,酒品也很好,只是沉默寡言。有人这样向应登晓评价魏某:“一起喝酒,喝到最后都感觉他像没存在过一样。”

随着公安系统身份信息建设的推进,无身份、无户籍的魏某在当地生活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他不敢考驾照、不敢办银行卡,外出找人开车,连住宿也要借用他人身份。

冥冥之中好似自有命运的安排,从富阳到云南,魏某会赚钱,上世纪90年代做木材生意,到云南后先后多次办厂,但结局都是生意失败,最终四处逃亡。

60多岁的他租住在一间小房子,深居简出。尽管这样,他也仍秉持谨言慎行、不惹事的原则,只用老年手机,被民警抓获时,他用的是一只电话手表。

老刑警翻开34年前的笔记本

终于补上遗憾

案子终于破了,当年意气风发的洪三健大队长如今两鬓斑白,下个月他就要退休了。当成功抓捕的消息传到他这里时,他激动万分:“遗憾终于补上了。”

洪大拿着当年泛黄的笔记本向记者讲述这段经历时,精确无误地翻开了他在1991年的笔记:2月8日,星期三,水库后的一个涵洞内有一具尸体。像这样的笔记,37年中他写满了几百个本子。


图为民警当年的工作笔记

“我老婆上次还说我吹牛,她看了以后惊呆了,非要找出我们结婚当天的笔记看一看,我记的第一句是:今天我很高兴,我要成家了。笔记里还记了当天谁来家里帮忙……”这么多年,记笔记成了他的习惯。


当年的笔记本已泛黄

而以应登晓为代表的一代刑警,则是公安信息化建设过程的亲历者和参与者。他说,技术更新迭代,为公安打击犯罪提供了更加高效的手段。回头看,老一辈的刑侦精神真是最大的财富,“他们经历了‘慢时代’,坚韧、能吃苦,对案件真是精雕细琢,他们细心细致,能受到他们的影响熏陶,真是最大的财富。”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邱婵姝

通讯员 夏晓楠

编辑 潘俐

审核 张倩 王晨郁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结束11年红魔生涯?太阳报独家:卢克-肖准备听取沙特球队报价

直播吧 浏览 8546 07-25

终于拍了远郊小院的roomtour

黎贝卡的异想世界 浏览 6951 06-03

阿莫林:有时我想放弃有时想在这里待上20年 我希望梅努留下

直播吧 浏览 33 08-30

净利暴增超50%!CXO龙头药明生物,否极泰来

侃见财经 浏览 9410 07-25

费利佩谈蓉城亚冠首秀:这将是一场决赛,我们必须集中精力

直播吧 浏览 8192 08-05

许金华:金融的“新”最终要服务于实体的“新”

网易财经 浏览 9732 07-24

美国在北极"圈地" 多次跟踪中国科考船还恶人先告状

扬子晚报 浏览 5793 07-28

西方集体转向承认巴勒斯坦国 德国的压力越来越大

澎湃新闻 浏览 28 09-24

周末全是大利好!鲍威尔放鸽,国常会重磅,国产算力再来大利好

看财经show 浏览 41 08-25

Meme股热潮下散户“新宠”更迭快,盘中GoPro、Krispy Kreme暴涨,Kohl’s和Opendoor跳水

华尔街见闻官方 浏览 8217 07-24

196:223共和党内部"反水" 特朗普支持的法案重大挫败

每日经济新闻 浏览 1645 07-16

一场暴雨,炸出“良心”市长

智谷趋势 浏览 8150 07-31

俄称打击乌兵员中心 乌称袭击俄边疆炼油厂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浏览 3319 07-09

50、60岁的女人,穿“裤子”要选松不选紧,不仅舒适还藏肉

静儿时尚达人 浏览 23 09-12

我说麦琳≈安室奈美惠,老板追着我打

时尚COSMO 浏览 5555 05-20

朱珠出差拎60万爱马仕住快捷酒店,该省省该花花

娱乐圈圈圆 浏览 27 09-21

张碧晨版《年轮》可能被下架!本人缺创作能力,得罪汪苏泷不明智

萌神木木 浏览 7938 07-25

《许我耀眼》出圈理由:陈伟霆演技 赵露思的衣品

娱乐圈笔娱君 浏览 10 10-09

米体:尤文想用道格拉斯-路易斯加阿图尔和葡体交换尤尔曼德

懂球帝 浏览 6359 07-29

张维伊彻底把董璇的品味暴露了,才知高云翔才是董璇的遮羞布

娱乐圈笔娱君 浏览 8151 08-20

初秋穿什么才最适合?准备好以下这些单品,日常穿衣不再发愁

静儿时尚达人 浏览 26 09-20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沪ICP备200179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