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连保时捷都慌了!传统车企插混失守比纯电失利更致命

DearAuto2025-05-20 12:00:024382人阅读



保时捷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漩涡。

这家曾以高达30%的单车利润率笑傲车坛的德国品牌,于近日宣布将2025年营收目标下调22亿美元。

同时,因电动化进程延迟,保时捷在德国工厂的8000个岗位正面临风险。事实上,今年2月份,保时捷已经在德国工厂裁员1900人。

更严峻的是,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持续恶化——2025年第一季度,保时捷销量同比暴跌42%。

保时捷的电动化困局:激进转型下的战略迷失

在保时捷看来,电动化进程加速了品牌危机的出现。但归根结底,保时捷这次危机的核心在于其过于激进的电动化策略。

按照保时捷CEO奥博穆之前公布的计划, 至2030年,品牌全球销量的80%为纯电动跑车,并强调保时捷的产品战略仍然支撑这一目标的实现。然而,这一目标却被部分行业分析师批评为 “脱离实际”。



目前,保时捷纯电车(BEV)销量占比不足 15%,BEV市场接受度未达预期,也导致其不得不一边承受电动车研发的高昂成本,一边继续开发燃油车型以“帮补家计”。

高端纯电没戏——连保时捷也不例外

遭受这一记重挫,不知是否真正能让保时捷从对纯电动跑车的幻想中醒来。但过去行业里无数的例子已经证明了一点,那就是高端纯电根本没戏。



保时捷本身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保时捷(丨)刚推出时起售价为114.8万元,销量惨淡,虽然后来推出了起售价90万元内的车型,销量才稍有起色,但这个价位的放在保时捷的产品体系还算高端吗?

又比如,百万级售价的/X,在特斯拉品牌中属于高端定位的车型了吧?但随着/Y的出现,今年一季度,Model S/X在特斯拉全球销量中的占比已不到4%。

又比如,在蔚来的产品序列中,目前销量最好的是起售价在30-35万的ET5(T)、ES/EC6,而起售价在40万以上的ES8、ET7、EC7等定位相对高端一点的车型,4月销量不到1000台。



蔚来多款高端车型4月销量不足1000台。

连保时捷都带不动高端纯电,BBA就更没戏了。于是大家也看到了,终端卖15.9万元的、卖30万元不到的、店头直降60万元的、降幅超20万的……豪华品牌里“油电价格倒挂”的现象早已不是什么新闻。

插混失守——合资车企的新能源转型误区

外资品牌在新能源竞赛中集体落后,很多企业的关注点都落在纯电动车上,于是保时捷定下了纯电车全球销量占比要达八成的目标,大众集团宣称至2030年要在中国推出30款BEV,雷克萨斯在上海建厂促进BEV在地研发和销售……可他们都忽略了一点——革外资新能源命的从来都不是中国品牌的纯电,而是插混(含增程)。

根据乘联会数据,2020年PHEV在新能源车中的占比只有20%。2021年,随着PLUS、两款车上市即热销,为PHEV打开新局面。在四年时间内,国内PHEV的占比开始逐步提升至今年前四个月的41.5%。

情况已经很明确,PHEV是现阶段国内新能源市场的一个重要阵地和发力点。忽视PHEV技术研发的车企就是在跟市场趋势背道而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也意识到了PHEV与中国市场的适配度,纷纷推出更多插混、增程产品以攫取市场份额,PHEV也成为了一众中国新能源头部车企手上的有力武器。

作为国内的新能源大户,今年一季度,比亚迪BEV占比仅为40%,PHEV产品贡献了六成销量。在王朝系列中,BEV的占比更低至两成左右。同期,上汽、长安、吉利等车企的纯电、插混占比差距也在不断接近1:1的比例。

面对新能源转型的 “生死局”,传统车企需摒弃 “押宝纯电” 的单一路径依赖,转而采取 “多条腿走路” 的策略。在燃油车领域深耕多年的传统车企,更应该重视PHEV这一技术路线,因为PHEV依然带有发动机,这样一来,过去的发动机技术积累和优势也能在新能源时代里得以延续。



在坚持多路径电动化战略之余,也应尽可能实现电动车生产的降本增效。相比起开发专属的纯电平台,油电共用平台或许能帮助传统车企更好地实现资源整合。宝马为例,通过CLAR平台可做到油、电车共用,有效降低电动车制造成本,让产品更具竞争力。

CLAR平台能够支持内燃机、插电混动、纯电动乃至氢能源车辆的制造。尽管这个平台最初并不被市场看好,甚至有分析师认为它是一种妥协方案,但事实证明了宝马的远见——目前,宝马的纯电车型是传统车企中少数能够实现盈利的。而盈利带来的好处就是宝马可以投入更多资源进行创新和研发,因此宝马现在能够做到油电车型同步发布。



其实无论是保时捷的这次危机也好,合资车企过去在新能源竞争中集体失势也罢,本质上都是传统汽车工业在电动化浪潮中的 “水土不服”。这场变革中,纯电并非唯一答案,插混技术的市场价值、平台化的战略意义,以及本土化的生存法则,共同构成了破局的关键。

对于传统车企而言,唯有摒弃路径依赖,以平台化重构技术底座,以插混技术延续发动机优势,才能在这场百年变局中守住基本盘,进而实现新能源时代的华丽转身。(文|鹿由器)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WAIC前线|智象未来即将发布长视频编辑智能体-HiClip

网易科技报道 浏览 9141 07-30

鞠婧祎:万花世界,锋芒自持

时尚COSMO 浏览 4250 06-02

王思聪罗马机场被拍!自己背包牵女友

娱不咸 浏览 7679 07-12

北大教授武侯祠办讲座疑因贬低诸葛亮延期 博物馆回应

上游新闻 浏览 331 08-07

北青:新加坡籍国际级裁判塔基很可能将执法上海德比

懂球帝 浏览 1838 08-07

"对等关税"2.0来袭 特朗普"休战"数月后再向全球开战

大象新闻 浏览 9463 08-03

全栈华为乾崑赋能猛士M817 开启智能越野新时代!

脑极体 浏览 6614 07-20

成都银行工会主席、监事张蓬因工作调动卸任,曾执掌锦程消金7年

红星资本局 浏览 4149 08-06

座舱全面换新/设计更动感 全新长安UNI-V官图发布

网易汽车 浏览 7655 06-14

特斯拉欧洲7月崩了!4国月销量之和不及中国市场零头

每日经济新闻 浏览 8204 08-06

英超冠军预测传统BIG6与新势力豪强激碰,谁能主宰第一联赛?

直播吧 浏览 6161 08-13

个人最多省3000元、企业最高省10000元!财政贴息不止为撬动消费

时代周报 浏览 7490 08-14

A股暴跌82%后,成都80后科技富豪要赴港IPO了

深蓝财经 浏览 5955 08-06

"他们歧视我"!存款连续被拒,特朗普要"修理"银行

国际金融报 浏览 6773 08-07

曝贾跃亭与魏建军合作,此前发新车不是抄袭魏牌高山;小米YU7路测已完成719万公里,几乎测遍全国的烂路;蔚来第80万台量产车下线

雷峰网 浏览 7547 07-25

媒体:特朗普的权撞疼了马斯克的钱 两人关系发生裂变

中国新闻周刊 浏览 5466 07-31

京东AI爆发:“狂扫”机器人赛道后,官宣与数十家机器人品牌达成合作

时代财经 浏览 5200 07-29

媒体:中俄英法罕见一致谴责以色列 美国又是个"例外"

澎湃新闻 浏览 7528 08-12

四大意外,年中最重要会议,信号意味深长

智谷趋势 浏览 9132 07-31

男篮亚洲杯:全胜晋级,中国男篮的三个进步

直播吧 浏览 4241 08-10

蹭周星驰热度,靠美女吸眼球,既糟蹋了无厘头,也侮辱了东北喜剧

最爱酷影视 浏览 18 09-02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沪ICP备200179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