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9月23日报道
最近,关于的全是好消息。
9月1 日,蔚来公布8月销量,交付新车31305台,同比增长55.2%,创下品牌历史新高。
9月10日,蔚来宣布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818亿股本公司A类普通股,募资用途也很明确:继续押注智能电动核心技术、开发未来技术平台及车型开发、补强扩大充换电网络等。
9月20日的NIO DAY,这个蔚来车主的年度聚会,不仅没花太多钱,还拉到了不少赞助,在车主的支持下温暖如常,办得有声有色。当晚全新(丨)的锁单通道开放后,大量用户同时涌入,一度让蔚来App宕机——这可能是蔚来第一次享受到类似小米、鸿蒙智行的待遇。

对蔚来董事长、CEO李斌来说,本次NIO Day的意义远超以往:蔚来技术力全面赋能到ET9、新ES8、乐道L90等车型;蔚来销量日渐攀升,距离年底月5万台销量目标逐渐缩小;接连推出爆款车型,工厂产能扩大,供不应求...
全新蔚来ES8的整车购买价格是40.68万起,如果采用BaaS电池租赁方案,仅为29.88万元,不仅比上一代车型上市时便宜近12万,还将最低的入手门槛干进了30万以内。这一价格比预售价格还要便宜一万元。

在全新蔚来ES8锁单当晚,网络上一度把李斌称为“斌神”。而李斌的回应很简单:“大家开心就好,叫斌鬼也行。”
如果说全新蔚来ES8带来的是销量与信心的抬升,那NIO Day则像是一面镜子,照见这家车企的文化内核正在发生结构性调整。
过去,蔚来最擅长的是构建叙事——关于用户文化、换电生态、情感链接。那时候,它像一个用力讲故事的品牌,靠、靠信念感,支撑着外界对它的理解。
这一次,李斌在NIO Day讲的是高频感知的设计细节,是长寿命电池背后的全链路体系,是前备舱93%周活的数据提升,是“基本经营单元”的投入回报模型——蔚来在用产品语言和组织语 言,回应一个更现实的问题:蔚来,是怎么打磨出结果的?
从叙事优先,转向产品优先;从战略故事,转向底层机制;从强调体验闭环,到真正在体验中打磨闭环。
你能看见它变轻了,但这份“轻”,恰恰是组织沉淀后的新重量。
蔚来联始人、力洪在采访中直言:“发布会不是为了惊艳而惊艳。我们把它当产品做,用户的反馈、组织的稳定性,才是我们关注的底层指标。”

在这场看似“最轻”的发布会背后,是蔚来十年沉淀的“最重”的一次转向。就像李斌说的“2025是个拐点,是用户从技术收益大于补能焦虑的那个拐点”。
蔚来从来没有轻松过,但如今它终于能带着某种从容,往前再走一步。
李斌在NIO Day上直言:“增程大三排SUV的黄金时代正在过去,纯电大三排SUV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
如果放在一年前,这句话还会被当作理想主义的宣言。但今天,它已经有了现实依据。
增程确实是近几年车市最成功的技术路线之一。2023 年,增程销量达 64 万辆,同比增长 181%;2024 年上半年更达到近 47 万辆,同比增长 124%。
但风向真的开始变了。
2025 年 8 月,增程车型的销量同比下降了 9.5%,而同期纯电动车型同比增长 38.5%。这可能还谈不上“颠覆”,但已经说明:主流家庭用户开始习惯纯电的节奏,也更愿意为补能网络的提升和电车性能的进化,重新评估一次“有没有增程”的必要性。
更关键的是,大三排 SUV 用户的需求也变了。曾经他们是增程的刚需人群——家人多、出行远、不想折腾。但今天,如果能在纯电平台下享受到更强动力、更大空间、更高智能配置,再配合全国超过 3500 座的换电站,补能焦虑也不是非增程不可。
不过,“技术信仰不能替代用户需求。”在用户视角下,增程依然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补能焦虑、全场景适配、长途用车体验,纯电仍在补课。
面对“拐点”,蔚来没有等它发生,而是选择成为推动者。
这是全新ES8踩准的窗口期。
数据显示,自8月21日开启预售以来,全新ES8累计获得超10万个小订。这一数据不仅引发市场关注,也拉动了资本情绪。德银发布研报后,蔚来港股阶段性走高,市值重新站上千亿人民币,较年初上涨超48%。

李斌透露,蔚来全新ES8将于10月起爬坡至月产万辆,12月冲刺至1.5万辆,全年锁定4万台产能目标。随着交付节奏展开,蔚来也将有望在第四季度实现关键性的单季盈利。
在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在蔚来自己的“拐点”时刻,蔚来用一款重构技术边界、重新锚定用户价值的旗舰产品,重申了自己的长期主义路径。
蔚来素来坚持“不公布任何订单数据”,甚至拒绝回答“锁单转化率”这样的问题,但从各种消息来看,全新 ES8 应该取得了远超预期的成绩。
比如,订单到底有多少?李斌没有正面回答,只说“锁单情况比我们自己预期要好一些”。他透露,这代ES8在公司内部的销量预期“定得偏保守”,现在的市场反馈已经超出预期。
一个关键数字是明确的:今年全新ES8的产能规划为4万辆。这个产能不是“拍脑袋”定的,而是在合作伙伴“加班加点”基础上争取出来的。李斌说,全新ES8在12月的产能目标是1.5万辆,但产线的提升速度并不完全由蔚来掌控。
“生产设备的投资是有时长的,不是我们想加就能加的。”换句话说,这是系统性能力的考验,不是拍桌子就能解决的问题。
更细节的挑战,还藏在换电体系里。周转电池的储备跟不上,正在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李斌没有回避:“今年的压力确实比较大。”
这些“生产层面的问题”,反而侧面印证了全新ES8的热度。

而另一大焦点,就是“价格”。
第一代ES8起步价44万元,第二代冲到了50万,而第三代不仅回到了40万元以内,选择BaaS方案后,甚至低于30万元。这也引发了一轮讨论:蔚来是不是也开始“卷价格”了?
李斌的回应是:“不是降价,是我们能降本了。”他说得很直接:一颗自研芯片,就能比上一代省出一万元成本。还有热管理、电池结构、车身架构上的调整,这些都在帮ES8“把账算清”。
秦力洪补充道,这一代ES8的整车BOM成本,比上一代“下降了大几万”。
所以,即便售价下调,毛利反而“比二代还好一点”。这是少数几个同时实现“产品力进阶”和“成本结构优化”的样本。

对蔚来来说,这不仅仅是“卖得好不好”的问题,更是一次品牌定位的再确认。李斌强调,一个高端品牌的真正标准,不是看最贵的车,而是“看主销车型的平均售价”。换句话说,第三代ES8有可能成为拉升品牌价格带的“关键产品”。
而这款“关键产品”背后,还有一整套铺陈中的计划:2025年,蔚来的产品重心将放在中大型SUV矩阵的补齐上。
秦力洪也证实,明年不会有“5566”系列的大换代,也不会推出EC7,ES9将是旗舰接棒的重点车型,预计将在第一季度亮相。
还有一件事值得关注:蔚来第五代换电站也将在明年一季度正式上线。李斌透露,新站将支持更多舱位、更高效率,更重要的是具备“向下兼容”能力,可以服务多个品牌、多种规格的电池。
不出意外的话,它可能和ES9同步登场,成为蔚来整个补能体系的新支点。
其实,相比销量数字的热度,蔚来内部反而更在意节奏的掌控。
“发布会后第一个要复盘的,就是团队心态。”秦力洪说。他直言,有时一场发布会没打出热搜,不必焦虑;反之如果一炮而红,也不值得太高兴。在他看来,发布会是一款产品,它的打磨标准,不是点赞数和声量,而是能否把长期价值讲清楚。
不是不值得庆祝,而是蔚来知道,还没到庆祝的时刻。
这一次 在NIO Day上,李斌没有再浓墨重彩地谈换电。
过去几年,他已经在无数场合解释过这套体系的逻辑与意义。现在,他只是简单地带过:五代换电站将在明年一季度上线,兼容性更强、效率更高。
因为现实已经给出了答案。
截至今年 8 月,蔚来在全国建成3500座换电站,其中高速换电站达 1000 座,累计完成近 8000 万次换电服务,覆盖万亿级别的城市、郊野和高速路网。数据本身,已无需多言。
“基建狂魔”式的坚持,正在成为蔚来面向未来最大的确定性。

国庆前,蔚来还打通了川西环线的换电布局——从成都出发,沿途串联雅安、康定、新都桥、稻城亚丁、理塘等高原目的地,全程超过 1400 公里,平均换电站间隔不超过 180 公里。在这条曾被认为“只适合燃油车”的旅行线上,蔚来证明了智能电动车也能翻山越岭。
李斌表示,明年第一季度,蔚来第五代换电站将正式登场。第五代换电站的核心突破在于多电池包兼容能力,这将全面覆盖不同车型需求。
相比大多数品牌“选点建桩”的轻运营逻辑,蔚来几乎是独自一人把这条重资产、长投入、协调复杂的路径走到了第五代。
“别人可能做一个是亮点,我们做一千个才开始正常。”李斌说。他也没回避:“确实很重,确实烧钱。”但这正是蔚来的选择:要做那个用十年时间,把最重的事做轻的品牌。
与前几代主要聚焦换电效率和操作体验不同,五代站的关键词是“兼容”。李斌明确表示,五代站将大幅提升电池舱容纳能力,不仅支持蔚来全系车型,还将为其他品牌开放,“我们要做一座能够服务所有蔚来车的换电站,也欢迎行业其他伙伴来接入。”

这不是单纯的技术升级,而是一次底层逻辑的变化:换电站不再只是“充电快一点”的服务设施,而是逐渐演变为一个能源运营平台。
在这套系统的逻辑里,“车电分离”才是蔚来真正想做的长期命题。李斌在现场再次提到一个数据:15年不限里程、85%电池健康度。
“大家现在都忽略了这个问题,但它不是远期问题,是当下问题。”李斌说。如果不解决电池衰减带来的更换成本问题,那从社会资源到用户层面,都是“不可接受的大成本”。
这也是蔚来坚持自研BMS(电池管理系统)并掌握全链路数据能力的原因所在——要做的不只是“方便”,而是支撑一个电池资产长期运营的闭环。
接下来,五代站也可能与下一款全新旗舰车型 ES9 同期亮相。李斌虽未正面确认,但从其语气来看,两者协同发布的可能性极高。“这个级别的车(ES9),电池会更大,五代站的向下兼容就很关键。”他说。
未来,一座五代站可能不只是“蔚来车主”的补能选择,而是成为新能源行业底层基础设施的共建平台。
从用户服务、产品力到基建能力,蔚来走过了最难的十年,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奏感。
蔚来在2025年做对的,并不是一辆车,而是放下了“神话”,也放下了“全能幻想”。
它终于像一家真正的汽车公司那样去谋划、去建设、去兑现。
所以这次全新 ES8的热销不是爆款的奇迹,而是战略回归的必然。

“黄金时代”或许仍在酝酿,但对于蔚来而言,一轮新的生长,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