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票宣言:观众的钱,不为人情买单!”
2025年8月9日,大连《奇遇》路演现场,45岁的贾冰攥紧话筒,声音哽咽:“哥们兄弟一坐下说‘你来吗’,我从来不懂拒绝……但今天起,我立军令状:贾冰从此不拍!再拍,大家退票!”台下掌声炸裂,这句宣言24小时内冲上热搜榜首,阅读量飙破3亿
东北圈的人情枷锁,早该砸碎了
贾冰的坦白撕开了娱乐圈最隐秘的伤疤。路演现场,他红着眼眶剖白:“以前总觉得有戏拍就很了不起,结果拍了不尽人意的作品。”这种“人情债”在东北喜剧圈近乎行规,开心麻花、本山传媒频繁抱团,导致《乌龙新院之乌龙秘籍》这类缝合怪票房仅7.6万豆瓣短评写满“如坐针毡” 。
演员郝蕾曾一针见血:“制片人要赚钱,演员决定不了,很多人其实是受害者。”当贾冰早期与包贝尔、本山弟子合作的《假爸爸》等片被扒出清一色5分以下时,观众才惊觉:那些装疯卖傻的桥段,全是友情绑架的产物 。
《末路狂花钱》的7亿票房,扇醒装睡的人
真正让贾冰觉醒的,是2024年那部绝地翻盘的电影。他饰演的抠门中年贾有为,在误诊绝症后狂花百万存款,荒诞故事却斩获7亿票房,登顶年度第七。
片场杀青宴上,投资人举杯庆祝,贾冰却盯着手机里一条观众留言出神:“徐江(贾冰在《狂飙》的角色)能封神,为啥总接烂片?”当晚他失眠了:“观众买票是为开心,不是为看我还在人情!”
讽刺的是,此刻他主演的《奇遇》正遭遇滑铁卢:上映两天票房3050万,1.5亿成本血亏无望。院线经理透露,排片率从15%暴跌至5%,观众离场速度比导演改剧本更快 。
推掉3部兄弟戏,他的“铁律”动了谁的蛋糕?
军令状不是空话。知情人透露,贾冰已拒掉3部人情戏,更定下三条铁律:剧本不过审不拍、导演没想法不拍、团队不专业不拍。
在《爸爸是外星人》片场,他首次要求参与剧本会,把“装傻充愣父亲”改成“外星科学家”,编剧起初拍桌子:“喜剧就得这么演!”贾冰反问:“你笑点靠挤眉弄眼,观众笑完不骂娘?” 这种较真触动行业神经。某制片人在朋友圈暗讽:“某些人刚红就忘本。”
但更多演员默默支持——曾因人情戏口碑崩塌的某喜剧大咖私信贾冰:“你掀了桌子,我们才能站着吃饭。”
00后用票房投票:我们早就不吃“尬笑”这套了
年轻观众对这场宣言的响应最激烈。00后影迷@追剧少女小李 在抖音发视频:“以前觉得贾冰油腻,现在才知他被烂剧本拖累!”这条视频点赞破百万,知乎话题#演员与剧本的双向救赎#涌进10万条讨论。
一位大学生晒出《奇遇》退票凭证:“穿越梗+杀马特造型?2025年了还糊弄谁?” 这种审美升级早有征兆。
2025年上半年,豆瓣4.1分的《大画王》把神笔马良和外星人强行缝合,票房不足千万;消费情怀的《乌龙新院》更是惨收7.6万。影评人毒舌:“当资本把观众当傻子,钞票就会变成耳光。”
“衣食父母”的觉醒:退票权是最后底线
路演尾声,一位母亲抱着孩子冲贾冰喊:“我带孩子来看喜剧,不是来学尴尬!”贾冰弯腰接过话筒:“以前总想着讨好圈子,现在只想讨好你们。”
这句话被剪进短视频,播放量破5000万。院线经理发现,《奇遇》退票率次日下降15%,一位观众在退票窗口犹豫半天,最终撕掉票据:“信他最后一次。”